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知识点大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四个阶段: 1)以单台机为中心的远
程联机系统, 构乘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 )多个主机互联,
各主机相互独立,无主从关系的计算机网络; 3)具有统一的
网络体系结构 , 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 :4) 网络互
联与高速网络。
3. 逻辑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 因特网是在原有技术上经过改造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对任
何计算机开放,只要遵循 的标准并申请到地址,就可以通过
信道接入。传输控制协议() / 互联网协议()
5. 电话、有线电视与数据等都有各自不同的网络(三网合一)
6. 计算机网络定义: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并具有独立计算能
力的计算机系统经过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相互联接,在网络
操作系统与网络通信软件的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的
集合。
7.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部分构成 (概念上讲)
8. 网络软件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与网络应用软件
9. 分类:
a、 按传输技术:广播式网络、点一点式网络(星型、树型、
网型)
b、 按分布距离:局域网 、 广域网 、城域网
c 、 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结构
10. 客户机 / 服务器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 带宽
12. 带宽: “高数据率”的同义词,单位是“比特每秒“
13. 总时延 =发送时延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 / 信道带宽(比特 / 秒)
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米) / 信道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 / 秒))
14. 误码率 =传错位数 / 传输总位数
15. 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
三要素: 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2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6. 层次
N层向 1 层提供服务, 1 层使用 n 层提供的服务。
17. 层次模型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单位:比特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
(3)网络层 单位:分组
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路由选择问题
(4 )传输层 单位:报文
第一个端对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
(5) 会话层 (6) 表示层
(7)应用层 单位:进程
是开放系统互联环境的最高层
低层向高层提供 n 层向 1 层提供服务 1 层使用 n 层提供的服
务
18、 模型 转换到上而形成
参考模型:主机 - 网络层 互联层 传输层 应用层
19、 协议是为了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交流数据而预先制定的标
准。并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协议。
20、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介质上
传输比特流 ;特性: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 规程
特性
21、 最高数据率 22v() 最大数据传输率 2(1)()
22、 列相码:曼彻斯特码、查分曼彻斯特码
23、 数字调制技术:数字幅度调制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