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版.pdf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连网方式为向连接的。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报文(message):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分组或包(package):
将报文划分成的等长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前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分组的首部也称
为包头;分组交换是基于标记的(label-based),采用无连接(connectionness)的连网方式。
报文交换: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在报文交换中心,一分分的电报被接收下来,并穿成纸带。操
作员以每份报文为单位,撕下纸带,根据报文的目的站地址,拿到相应的发报机转发出去。
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一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互——单个分组(这只是真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
到下一个结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2.计算机网络是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协议的控
制之下,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为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
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混合交换网
2.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AreaNetwork)局域网
(LAN,LocalAreaNetwork)
(无线)个人区域PAN(PersonalAreaNetwork)
3.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分类
公用网(publicnetwork)专用网(privatenetwork)
4.按网络的拓扑结构(topolog)分类
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型网络分布式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要求:
1.带宽。掌握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中带宽的具体含义及表示单位。
模拟信号
带宽--表示允许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
单位:HZ、KHZ、MHZ
数字信号
带宽--表示数字信道发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比特率或数据率或传输速率,也称为吞吐量。
•常用的带宽单位是
干比每秒,即kb/s(103b/s)
兆比每秒,即Mb/s(106b/s)
吉比每秒,即Gb/s(109b/s)
太比每秒,即Tb/s(1012b/s)
2.时延。掌握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的概念及区别,并能熟练进行计算。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并尽
量采用国际单位。
•时延:指数据(报文或分组,比特)从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
信道长度(米)数据块长度(bit)
发送时延=
传措时延二
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米秒)信道带宽(bits或bps)
3.利用率。掌握利用率的计算公及其物理意义
•信道利用率指出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为零。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
协议的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是网络中结点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即
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