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冠果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02约4.6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21/TXXXXX—2022

文冠果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组织培养育苗过程中外植体选择、消毒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组培苗移栽及技术档案等。

本文件适用于文冠果在辽宁省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DB21/T2433-2015树莓组培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Bunge

无患子科(SapindaceaeJuss.)文冠果属(XanthocerasBunge)的多年生落叶乔木。

3.2

组织培养tissueculture

又叫离体培养,将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即组织培养。

3.3

外植体explant

植物组织培养中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或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的片段,以及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或原生质体。在继代培养时,将培养的组织切段移入新的培养基时,这种切段也称外植体。

3.4

2

DB21/TXXXXX—2022

初代培养primaryculture

又称诱导芽培养,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以后,一般先放在培养室进行弱光培养,首先要得到无菌的材料,然后逐渐促进材料的分化和生长,这是试管苗的第一代,称初代培养。

3.5

继代培养subculture

又称分化培养,初代培养以后通过不断调试培养基和转接试管苗,使试管苗数量很快扩大,这种不断转接增殖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3.6

生根培养rootingculture

大量继代增殖以后能形成无根的芽苗,在培养基上,利用从茎表皮细胞分裂形成突起的根原基,进一步从表皮培养形成根的过程。

4外植体的选取

4.1选取的部位

选取文冠果茎尖、茎段。

4.2取材季节

在春季芽开始萌发或正萌发生长时取材。

4.3器官发育年龄的选取

以当年半木质化枝的嫩芽、嫩枝段做材料,分生能力强,形态建成快。

4.4取材的大小

茎尖、茎段长0.5cm~1.0cm,每段留芽1个~2个。

5消毒灭菌及外植体准备

5.1接种器具灭菌

剪子、镊子、500mL烧杯(处理外植体使用)用牛皮纸包装,做到无漏洞,捆绑好,用高压灭菌锅在压力1.1MPa、温度121℃下,灭菌20min。

5.2培养基高压灭菌

用高压灭菌锅在压力1.1MPa、温度121℃下,灭菌20min。

5.3外植体采集与处理

早8:00前,用消毒过的剪刀,采集文冠果半木质化嫩枝作为外植体,用清洁水漂洗1h~2h,再用流水冲洗干净,标记好编号。将外植体叶片剪掉,留1cm~2cm的叶柄,用流水冲洗10min~30min,剪成3cm~5cm带芽茎段。

3

DB21/TXXXXX—2022

5.4外植体消毒灭菌

将洗干净的外植体拿到超净台内,用75%酒精冲洗30s~60s,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消毒3min~10min,无菌水洗4次水洗,间隔不少于5min,冲洗次数以水清澈为准。

5.5外植体准备

将已灭菌的枝条去掉顶端和底部,切成0.5cm~1cm带芽茎段、茎尖。

6初代培养

6.1初代培养基配方

初代培养基:S+6-苄基腺嘌呤1mg/L+吲哚-3-丁酸0.1mg/L+山梨酸钾20mg/L+糖30g/L+琼脂6g/L。

6.2培养环境条件

培养室温度23℃~25℃,湿度20%~30%,光照强度2200lx~2500lx,整齐摆放在培养架上,培养室技术要求参照DB21/T2433-2015。

6.3培养方法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准备好的外植体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暗培养3d后转入光培养,培养25d~35d

茎段上萌发出不定芽。

7继代培养

7.1继代培养基配方

继代培养基:减少200mg/L硝酸铵的MS培养基+6-苄基腺嘌呤0.5mg/L+萘乙酸0.1mg/L+糖30g/L+

琼脂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