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ocx
1
蓝莓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莓组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外植体的采集和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壮苗培养、移植、出圃分级、包装、检疫和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DB21/T3693—2023蓝莓苗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外植体
蓝莓外植体blueberryexplants
用于无菌培养的蓝莓器官或组织。
3.2蓝莓组培苗blueberrytissueculturedplantlets
利用蓝莓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苗木。
3.3初代培养primaryculture
利用外植体作为材料进行的第一代组织培养过程。
3.4继代培养subculture
利用初代培养获得的材料,转接在继代培养基中培养生长的过程。
3.5组培穴盘苗tissuecultureholedishplantlets
移栽在穴盘中经过一段时间培育后的组培生根苗。
4外植体的采集与处理
4.1外植体的采集
采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带芽蓝莓枝条作为外植体。
4.2外植体消毒
2
使用洗洁精清洗采集的外植体,流水冲洗20min-3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使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30s,用无菌水洗净,放入0.1%HgCl2溶液中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8次。
5初代培养
5.1初代培养基
使用WPM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激素玉米素3.0mg/L,蔗糖30g/L,琼脂6.0g/L,调pH值至5.2±0.1。
5.2接种
用无菌的手术刀和剪刀将嫩枝分割成0.5cm-0.8cm的带芽小段,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无菌密封。置于光照培养架上20天-30天。
5.3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16h/d,光照强度1500Lux-2500Lux。
6继代培养
6.1继代培养基
使用WPM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激素玉米素1.0mg/L,吲哚丁酸0.1mg/L,蔗糖30g/L,琼脂6.0g/L,调pH值至5.2±0.1。
6.2转接
将长大的蓝莓幼苗剪成1.5cm-2cm的小段,转接于继代培养基上,无菌密封。置于关照培养架上30天-50天。继代次数宜在15代以内。
6.3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16h/d,光照强度2500Lux-3500Lux。
7壮苗培养
7.1壮苗培养基
使用WPM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植物激素玉米素0.1mg/L,蔗糖30g/L,琼脂6.0g/L,调pH值至5.2±0.1。
7.2转接
将继代的蓝莓苗剪成1.5cm-2cm的小段,转接于壮苗培养基上,无菌密封。置于关照培养架上40天-60天。
7.3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16h/d,光照强度3000Lux-4000Lux。
3
8移植
8.1基质
使用苔藓或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等体积混合物作为基质,用0.5g/L多菌灵溶液或0.1%-0.2%高锰酸钾杀菌消毒,调pH值至4.5-5.5。
8.2炼苗
将壮苗后的蓝莓苗置于温室自然散射光下,先密封炼苗5天-7天,后少许开口炼苗1天-2天,温度25℃±2℃。
8.3移植
将炼苗结束后的蓝莓苗用镊子轻轻取出,浸蘸0.5mg/L萘乙酸+0.5mg/L吲哚丁酸生根剂后插入穴盘基质中。置于温室中培养。
8.4管理
温度保持15℃-30℃,光照,湿度95%以上,常通风换气。每隔10天-15天叶面喷施一次0.1%复合肥,N:P:K=20:10:20。病虫害防治所用农药种类、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参照GB/T8321.10要求执行。
9出圃分级、包装、检疫、运输
移植后的组培扦插苗的分级、包装、检疫、运输参照DB21/T3693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