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护理.pdf

发布:2020-07-05约5.3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对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原发病得到控 制,自主呼吸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及时撤离呼吸机非常重要。方法 32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包括12例呼吸机依赖患者采取合理有效地 护理措施,30例患者均逐步撤离了呼吸机。结果32例患者中,除2 例患者原发病严重就医时间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外,其他30例患 者均安全撤离了呼吸机,其中包括12例呼吸机依赖患者。30例患者 中,有21 例初次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鼻导管吸氧维持正常的 血氧饱和度;有9例重复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了无创序贯治疗, 5天后逐渐脱离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值维持在理想水平。结论机械 通气患者及时撤机,护理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通气达到满 意效果后,采取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通气;护理措施;撤机 机械通气是一种支持生命的手段,可以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一旦 原发病好转,即需及时地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尽早撤离机械通 气[1]。若未能抓住机会及时撤机,则可能在继续实行机械通气过程 中出现并发症或形成对呼吸机的依赖状态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治疗失败。我们对32 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 30 例患者在原发病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加强监测、排痰、并发症预 防、营养支持及心理指导后,均及时平衡撤机,效果非常满意。 1 临床资料 2006 年6 月—2007 年12 月期间,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 科重症监护室收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共32 例。其中支气管哮喘 2 例,呼吸衰竭30 例;除2 例患者原发病严重就医时间晚,错过最 佳治疗时机外,其他30 例患者均安全撤离呼吸机。30 例中初次使用 机械通气患者21 例,重复使用机械通气患者9 例;发生呼吸机依赖 患者12 例,其中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最长者28 天,最短者5 天,平均 为13 天。 2 撤机方法 2.1 间歇停用呼吸机 此方法适用于任何机型及工作模式的呼吸机,撤机时患者完全处 于脱机状态。开始时先停机5~10min,然后逐渐延长停机时间,缩短 待机时间。待完全停用呼吸机 12~24h 后,患者在停机期间的生命体 征表现平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达到良好,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符合 拔除气管插管指征后,表明患者已经具备顺利撤机的条件。在这里值 得注意的是:撤机工作绝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常年患病、呼吸肌疲 劳的患者,更应循序渐进,撤机时间过快或过慢,反而是造成呼吸肌 的疲劳,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造成撤机失败,进一 步增加了撤机的难度。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2 待机撤机 此方法适用于应用SIMV+PSV+PEEP 工作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准 备撤机前,患者始终处于使用呼吸机状态。撤机时,采用逐渐降低呼 吸机各项工作参数的数值。一般操作办法是:第一步:将PEEP 值按 照每次递减0.49kPa,每日2 次,每次间隔4~6h 的方法进行操作,直 至PEEP 值递减至<0.4kPa。第二步:降低SIMV 的呼吸频率。按照每 日递减2~4 次的方法进行操作,直至呼吸频率递减至<6 次/min。第 三步:降低 PSV 压力水平。按照每次递减 0.196kPa,每次间隔 2~4h 的方法进行操作,直至PSV 压力递减至<0.588kPa。当上述各项工作 完成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良好状态,即可完全脱机。必要时拔 管后序贯无创呼吸机经面罩辅助通气,然后安全撤机。此法适用于精 神高度紧张、心理恐惧的患者,一般需3~4 天时间。 2.3 适时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辅以撤机 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 病例,在感染控制后,由于气道阻塞状 态和呼吸肌疲劳仍然存在,在人工气道有效地引流痰液及合理地应用 抗生素后,支气管、肺部感染往往可以较为迅速地在短期内得到控制, 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粘度变稀、痰色变白,体温下降,白细胞 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 的阶段命名为“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后则肺部感染可能再度加重。 肺部感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