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贸2课时教案设计.doc

发布:2019-08-03约6.14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5 第 1 周 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预计学时 2 教学目的 本章全面概括地简要介绍了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对象、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以使学生对本门课程要一个比较初步的全面认识 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1、讲解本课程的要求: 2、介绍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从不同社会阶段来讲解,了解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 3、讲解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综合上述内容) 4、讲解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从西汉到日前(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不同内容和特点。 5、放一段视频并回答问题,了解交换的标的物有哪些,过去的国际贸易中有什么风险?和当今的风险来比较哪些依然存在?在过去的国际贸易中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经答疑、改作业后再填写) 第 2 周 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预计学时 2 教学目的 了解国孙贸易的基本概念,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以学术术语思考专业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1、讲解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概念与区别 2、讲解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的概念与区别(计算需要掌握) 3、讲解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的概念与区别 4、讲解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概念与区别(重点是区别) 5、讲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概念、讲解贸易差额(简单)、讲解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的概念与公式(计算)、讲解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通过例子讲解计算)、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掌握)。 6、本章小结 7、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经答疑、改作业后再填写) 第 3周 教学内容 第二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国际分工的产生 预计学时 2 教学目的 更深入掌握第二章所学的内容,并进行课堂讨论 ,理解国际分工的作用与发展阶段;掌握国际分工的种类和特点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重点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工理论的评价 教学难点 国际分工的分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第二章习题及案例分析 3、课堂讨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由第一和第二小组同学分别讲解准备的PPT,每组同学叙述十五分钟,第一组同学讲解完毕由第二组同学做出点评,并提出相关问题,然后由第一组同学回答。第二组同学和第一组同学互为合作小组。 4、讲解国际分工的概念(宜快) 5、讲解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国际分工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不同的时期,国际分工的有不同的特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经答疑、改作业后再填写) 第 4周 教学内容 第三章国际分工理论 预计学时 2 教学目的 理解国际分工的作用与发展阶段;掌握国际分工的种类和特点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重点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国际分工理论的评价 教学难点 国际分工的分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关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1、国际分工的分类 2、课堂练习并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所说理论知识的掌握(重要) 思考: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讲解国际分工的概念及发展(宜快) 4、讲解国际分工的类型,共两种方法分类 5、通过例子讲解国际分工的理论(宜慢、重点、难点内容) 6、国际分工的制约因素: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生产规模和市场因素;资本的国际化;国际生产关系;经济贸易政策等 7、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经答疑、改作业后再填写) 第 5 周 教学内容 国际分工理论 预计学时 2 教学目的 讲解国际分工理论中的当代贸易理论、使学生了解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与构成;了解世界市场的开拓、掌握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 教学重点 当代贸易理论的应用、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及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当代贸易理论、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及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 教学方法 讲授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 1、讲解产业内贸易理论(宜慢),通过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和德国向美国出口汽车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通俗的了解什么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