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钢铁长城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001].docx
5.15钢铁长城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以“钢铁长城”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现代国防建设的历史进程。通过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揭示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民族尊严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分析历史案例,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在知识层面,学生对抗日战争和国防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钢铁长城”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能较为模糊。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复杂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究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的爱国情感逐渐增强,但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行为习惯上,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习惯。这些特点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本节课将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白板。
2.课程平台:历史教学软件、在线历史教育资源网站。
3.信息化资源:抗日战争时期图片、视频资料、相关历史文献扫描件。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地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地图上标记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我们国家的领土,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领土遭受了严重的侵略。”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我国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钢铁长城。”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介绍钢铁长城的背景:“钢铁长城是我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采取的一系列国防建设措施。”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哪些国防建设成果?这些成果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钢铁长城的建立,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教师进一步讲解:“钢铁长城的建设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重要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随后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讨论内容,强调关键事件和意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结合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钢铁长城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出示几道与钢铁长城相关的选择题,让学生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钢铁长城对我国国防建设有哪些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钢铁长城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下节课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教师强调作业要求,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质量和完成时间。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国防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各个阶段,包括钢铁长城的建设过程和成果。
-《抗日战争史》:深入剖析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国防建设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介绍了我国国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法律保障。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如“两弹一星”工程、导弹防御系统等。
-学生可以关注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如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最新成就。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国防意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3.课后实践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参观军事博物馆、国防教育基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开展国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
-邀请退伍军人或军事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国防建设的经验和感悟。
4.知识点拓展:
-国防建设的概念、意义和发展历程。
-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的最新成就。
-国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青少年如何提高国防意识,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5.实用性建议:
-学生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