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年《教学导航》高3生物复习课件:必修3第22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

发布:2017-04-19约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内容; 一、内环境及其成分 1.内环境的组成: 2.成分: (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差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_________含量很少。 (2)本质:是一种_________ ,类似于海水,反映出生命起源于海洋。;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1)概念:指溶液中_________对水的吸引力。 (2)大小: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 。 2.温度:人体一般维持在37 ℃。; 三、内环境稳态及调节 1.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实例) (1)血浆pH:正常数值是7.35~7.45之间,是由血液中的_________ (如H2CO3/NaHCO3等)来调节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NaHCO3可与之反应;碱性物质进入血液,H2CO3可与之反应,以此来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2)体内水分的相对稳定:由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共同完成。;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 (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3)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4)同样机体内的各种成分的理化性质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结果。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内环境中物质成分与生理过程 1.正确理解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1)“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的“细胞外液”。   (2)细胞外液中必定有活细??生活。 (3)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是细胞外液。; 2.内环境的物质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1)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2)细胞合成的分泌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3)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 ; 3.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 (1)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2)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3)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 4.不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如下: (1)细胞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 (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物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5.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如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二、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 1.在气体交换中的联系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参与。首先,氧气借助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然后扩散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借助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处,接着从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