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草虫的村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草虫的村落》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夏日里的虫鸣声;大自然的图片;摘抄卡等。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2、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
2.寻觅作者的踪迹。
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四)、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预设]: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
……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
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
(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
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
(三)、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苏教案
一、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认读“螳螂”两字后齐读课题。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个古代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了国王攻打邻国的事。那么,
“螳螂捕蝉”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国说服国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
二、 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 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 检查初读情况。
1、 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