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冷却系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冷却系 8、电动风扇 (四)膨胀水箱 1、? 结构 膨胀水箱多用半透明材料(如塑料)制成。膨胀水箱的上部用一个较细的软管与水箱的加水管相连,底部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侧相连接,通常位置略高于散热器。 二、冷却强度调节装置 冷却强度调节目的: 强制式水冷却系统的冷却强度,一般受汽车的行驶速度,曲轴、水泵和风扇的转速及外界气温的影响。当行驶条件变化时,如外界气温高,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情况下工作,要求冷却强度大,否则发动机容易过热。而当外界气温低,发动机负荷又不大时,其冷却强度应小些,否则发动机容易过冷。因此,要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不出现过热过冷现象,就必须能根据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发动机冷却强度。 (二)节温器 1、节温器的作用 是随发动机负荷和水温的大小而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保证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减少燃料消耗和机件的磨损。 作用:是在冷却水温度较低时,改变吹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冷却强度。 (三)风扇离合器 作用:风扇是发动机功率的消耗者,最大时约为发动机功率的10%。为了降低风扇功率消耗,减少噪声和磨损,防止发动机过冷,降低污染,节约燃料,多采用风扇离合器。 2、结构:由前盖、壳体、主动板、从动板、阀片、主动轴、双金属感温器、阀片轴、轴承、风扇等组成。 主动板与主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与水泵轴连接。从动板上有进油孔A,平时由阀片关闭,若偏转阀片,则进油孔即可打开。阀片的偏转由螺旋双金属感温器控制,从动板上有凸台限制阀片最大偏转角。双金属感温器的外端固定在前盖上,内端卡在阀片轴的槽内。从动板外缘有回油孔B,中心有漏油孔C,以防静态时从阀片轴周围泄漏硅油。 3、工作原理 当发动机冷起动或小负荷下工作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进油孔被阀片关闭,工作腔内无硅油,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轴转动时,仅仅由于密封毛毡圈和轴承的摩擦,使风扇随同壳体在主动轴上空转打滑,转速极低。 (1)当发动机负荷增加时,冷却水及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升高,感温器受热变形而带动阀片轴转动。当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超过65℃时,进油孔被完全打开,于是硅油从贮油腔进入工作腔。主动板即利用硅油的粘性带动壳体和风扇转动。风扇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风扇转速迅速提高。 为了不使工作腔中硅油温度过高而粘度下降,使硅油在壳体内不断循环循环。由于主动板转速高于从动板,因此受离心力作用从主动板甩向工作腔外缘的油压力高,油液从工作腔经回油孔B流向贮油腔,而贮油腔又经进油孔A及时向工作腔补充油液。为使硅油从工作腔流回贮油腔的速度加快,缩短风扇脱开时间,在从动板的回油孔B旁,有一个刮油突起部伸入工作腔缝隙内,使回油一侧压力升高,回油加快。 (3)当发动机负荷减小,流经感温器的气流温度低于35℃时,感温器恢复原状,阀片将进油孔关闭,工作腔中的硅油继续从回油孔流回贮油腔,直至甩空为止。风扇离合器又回到分离状态。 4、故障应急措施:行驶途中,若硅油风扇离合器因故障(如漏油等)时,可松开内六角螺钉,把锁止板的销插入主动板孔中,再拧螺钉,使壳体与主动轴连成一体,但此时只靠销传动,不能长期使用。 4、一管式膨胀水箱 用一根管子把散热器和膨胀水箱的底部或上部(管子插入液面以下)连通。但这种装置只能解决水汽分离及冷却液消耗问题,而对穴蚀没有明显的改善。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散热器中液体膨胀、汽化,散热器中的蒸汽通过导管进入膨胀水箱。当冷却液温度降低时,散热器内压力下降,膨胀水箱中冷凝的液体又通过导管流进散热器。 散热器 膨胀水箱 5、补充冷却液 膨胀水箱上有两条刻线,冷却液应加到上刻线(FULL),当液面下降到下刻线(LOW)时,应及时补充。 (一)概述 冷却强度调节方法: 一是改变流经散热器的空气流量和流速; 二是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 2、蜡式节温器的结构 上下支架与阀座铆成一体。中心杆上端固定在上支架的中心,其下部插入胶管的中心孔内,中心杆下部呈锥形。胶管与感应体外壳之间的空腔里装有石蜡。 1-主阀门;2-盖和密封垫;3-上支架;4-胶管;7-阀座;6-通气孔;7-下支架;8-石蜡,9-感应体;10-旁通阀;11-中心杆;12-弹簧 (1)当水温低于76℃时,石蜡呈固态,主阀门完全关闭,旁通阀完全开启,由水套出来的水经旁通管直接进入水泵,只有小循环,所以冷却强度小。 (2)当水温在76℃~86℃时,大小循环同时进行。石蜡逐渐变成液态,体积随之增大,迫使橡胶管收缩,从而对中心杆下部锥面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杆的上端固定,故中心杆对胶管及感应体产生向下的推力,克服弹簧张力使主阀门逐渐打开,旁通阀开度逐渐减小。 (3)当水温高于86℃时,石蜡呈液态,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