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专题讲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专题讲座
(讲授提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沈烈 教授
第一部分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出台背景与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第一部分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出台背景及主要特点
一、发布
二、实施范围
三、背景
四、主要特点
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布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于2008年5月22日正式发布;(中国的SOX法案)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项)于2010年4月26日正式发布。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
基本规范:处于最高层次,起统驭作用,是抽完配套指引的的基本依据。
应用指引:处于主体地位,是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的指引。
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
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审计业务提供执业准则
解读(讲解):是为宣传、领会、把握和运用配套指引的背景分析、释疑解惑与具体细节示范
二、实施范围与要求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
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实施范围和要求:
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
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上市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
非上市大中型企业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不要求一定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
三、出台背景
企业生存发展壮大之需(案例1、案例2)
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之需(案例3、案例4)
国际通行惯例之需
四、主要特点
(一)涵盖范围广泛
(二)融入全新理念
由制约观念到发展观念;
由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
由执行层面到决策层面;
由会计控制到综合控制;
由借鉴国际到自主创新;
由条块分割到一体化推进;
由强制遵循到内化融合;
由宽松披露到双重评价。
(三)务实可行有效
(四)地位影响特殊
第二部分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时空范围
三、关于内部控制的主客体
四、关于内部控制的现实可行性
五、关于内部控制建设过程
六、关于内部控制要素
七、关于内部控制的方法
八、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九、关于内部控制的效用
一、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
传统观念:三大目标
(1)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2)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2001.6.22起试行)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新的观念:四大主要目标
1)战略目标。
2)经营目标。
3)报告目标。
4)合法性目标。
战略管理是企业的决策者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确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资源的重点配置,制定战略规划并执行战略规划的过程。
企业战略与企业的任务和预期相联系,事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甚至生死存亡,不容有误。
企业战略的特点:
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竞争性、风险性。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即将“资产安全”单独突出出来,形成第五大目标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时空范围
传统观念或误区:
1)空间上是对会计、审计所涉范围的控制
2)时间上是对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新的观念与认识:
1)空间上--是全方位的
2)时间上--是全时限的
三、关于内部控制的现实可行性
误解:高深莫测、难以驾驭、难以实施、难有作为
正解:--局部确有难度、有反复、但总体上完全能够驾驭
--内部控制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有心为之,不仅可为且大有可为
生活中随处可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的士司机的“古怪”行为”
超市里的内部控制
手机里的控制
公交车中的内部控制
成都被烧公交车中逝去的“生灵”与内控制意识
其他常见的内控现象
财经重地,非请莫入
库房重地,闲人免进
请你签字(或留下指纹)
请输入你的密码
一支笔
一人为私,二人为公
得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