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秋七年级数学上册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doc

发布:2019-01-10约1.8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NUMPAGES 第1课时 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1.进一步熟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 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分析、归纳出移项法则,并能运用这一法则解方程. 3.体会学习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必要性,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35~136,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探究 1.利用等式的性质1,观察下列变形过程: (1)方程5x-2=8两边都加上2, 得5x-2+2=8+2, 即5x=8+2. (2)方程4x=3x+50两边都减去3x, 得4x-3x=3x+50-3x, 即4x-3x=50.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必须牢记,移项要变号. 2.解方程:4x-5=2x+3. 解:移项,得4x-2x=3+5, 合并同类项,得2x=8, 两边都除以2,得x=4. 检验:把x=4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 左边=4×4-5=11, 右边=2×4+3=11, 左边=右边, 因此,x=4是原方程的解.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自学反馈 1.方程3x-7=x+3,移项得(  ) A.3x-x=7+3 B.3x+x=7+3 C.3x-x=-7+3 D.3x+x=-7+3 2.方程6x=3+5x的解是(  ) A.x=2 B.x=3 C.x=-2 D.x=-3 3.解方程:2.5x+318=1 068.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解方程:(1); (2). 解:(1) 移项,得. 化简,得.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 (2)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例2 解方程:. 解: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或同乘以),得. 活动2 跟踪训练 1.下列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 A.由3x=5+2得到3x+2=5 B.由-x=2x-1得到-1=2x+x C.由5x=15得到x=eq \f(15,5) D.由1-7x=-6x得到1=7x-6xb5E2RGbCAP 2.解方程6x+1=-4,移项正确的是( ) A.6x=4-1 B.-6x=-4-1 C.6x=1+4 D.6x=-4-1p1EanqFDPw 3.方程10x+4=22的解是( ) A.1.8 B.2.2 C.2.6 D.18 4.解方程3x-4=3-2x有三个步骤:①移项,得3x+2x= ;②合并同类项,得5x= ;③系数化为1,得x= .DXDiTa9E3d 5.如果-x=5-3x,那么-x+_________=5, 这种变形叫______________,变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6.解下列方程: (1)-7x=63; (2)eq \f(1,3)x+1=eq \f(1,2);RTCrpUDGiT (3)3x+2=5x-7; (4)0.4x+0.9=-0.1-0.6x. 7.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作业,请你用曲线把错误的步骤画出来,并把正确的步骤写在右边. 解方程:2x-1=-x+5. 解:2x-x=1+5, x=6.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思想方法? 2.移项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还学习移项法则呢?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相应课时部分. 【预习导学】 自学反馈 1.A 2.B 3.略 【合作探究】 活动2 跟踪训练 1.D 2.D 3.A 4.3+4 7 5.3x 移项 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3x 6.(1)x=-9;(2)x=-eq \f(3,2);(3)x=eq \f(9,2);(4)x=-1.5PCzVD7HxA 7.解:2x-x=1+5, 正确解答:移项,得2x+x=5+1. 合并同类项,得3x=6. 系数化为1,得x=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