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实务.doc

发布:2018-05-11约2.13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实务 2008.09 财经界/管理学家016 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实务陈兴平/厦门中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依据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的要求,上市公司向2007年1(四)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月Hl蝠,执行新企业合什准则-38项具体准则。执行新企业合对于应纳税暂时性萤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准则后(下文提及的企业合计准则,除特殊说明外,是指新但当:(l)~~间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形成的递延所得税企业合计准则),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负债,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不确认,沓则会形成确认连环。(2)融企业会计制度}。随后中央所属固有大中樱企业也避步执行新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中,交揭发生时产生的资产、负债的融合计准则。由于执行新企业合计准则的合计要素计最属性的扩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巍础之间的袭额,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大,增加了会计要素计最属性的可选择性。在2008年1JH日响应纳税所得额,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予确认。如:取得执行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后,企业所得税楼与企业…项资产按合计规定确认的初始入账价值为100万元.1.且按税法合it准则的规定形成的盖异,使得所得税会计核算变得更为复规定,其ìt税幕础为80万元,如果确认该暂时性盖异的所得税杂、细致,更加合理。影响,将违背资产入账的历史成本原则。(3)企业对与联营企业、本文试即从企业所得税怯与企业刽十准则的规定形成的盖异,合营企业等的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聋异,在被投资企业能够研讨所得税会计处础实婷。控制暂时性提异转间的时间并且预计有关的暂时性最异在可预见的甲、所得税会计核算的-般程序及原则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一)确定资产、负债的账国价值(不含现延所得税资产对于可抵扣瞥时性整异,应以其特I#039;!J期间预计将获得的应税和递班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的账丽价值,是指企业按照所得为限,确认相应的递锺所得税资产。估计未来期间是沓能够企业会ìt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这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时,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未来期间的正常里必须考虑资产、负债的初始计最及后镣计撞对账丽价值的影生产经营所得;(2)应纳税暂时性据异转回。响。(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般情况下,所得税费用进入(工)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依据《企业余计准则利润寰。第18号m所得税}的规定:所得税费用=~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m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税幕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收益。其中: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山自应脱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递il??,所得税费用=当期通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阳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依据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减少)。额。如果这些经济利益不需纳税,那么,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当期应变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瑞期滥用的税率。其账面价值。二、所得税会计实务处理中应注意的要点负债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喊去未来期间计算版纳税所从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及原则来看,所得税合计的关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金额。即:负债的计税基础z负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该基础一经确定,即可计1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可以税前9J宽的金额。如果某项负债的情偿算暂时性差异,井在此基础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不会产生纳税后果,那么该负债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如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费用。以银行存款归还规期借款。因此,…般负债的确认和消偿不影响下面以企业合计准则为依据,结合资产负债表的有关项目具所得税的计算。体说明如下:(;:::)比较资产、负债的赈丽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一H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涉性~异。及的整界根据暂时性盎界对未巢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1.交易性金融资产。依据本准则的第30、32条的规定,由税暂时性撞异和可抵扣暂时性盘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前损益的金融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变所得税的增加。即:将导致在销售或使资产,其J!*丽价值以公允价值为薄础。当:(1)账丽价值高于计用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形成递延所税基础的调整部分,形成应纳税暂时性撞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得税负债。归l晰标准如下:(1)资产的账丽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债。(2)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调整部分,形成可抵如暂时性整(2)负债的账丽价值小于其计税幕础。可抵扣暂时性接异:将导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致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变所得税的躏少。即:将导致在销售或2应收及暂付款。依据本准则的第40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