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换旋转标准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 题 旋转(二) 教学目标 深化对旋转运动的理解,能够分析较复杂图形组合中的旋转图形,并应用其基本结论。为压轴题的解答做好几何分析方面的准备。 教学内容 旋转(二)
(一)一对相似形的旋转
观察下图:
(1)若△ABC∽△ADE,请你证明△ABD∽△ACE?
(2)若△ABD∽△ACE,是否有△ABC∽△ADE?请你证明你的结论。
下图中D为△ABC边AB上的动点,E为△ABC外部一点:
(1)若△ABC∽△EDC,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并证明之。
(2)在(1)的条件下,请你考虑在D点运动的过程中E点的运动轨迹如何,请你说明理由。
(3)若∠BCD=∠ACE=∠ADE,此时是否△ABC∽△EDC?请你说明理由。
例1:(2011普陀)直角三角板ABC中,∠A=30°,BC=1.将其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一个角(且≠ 90°),得到Rt△,
(1)如图9,当边经过点B时,求旋转角的度数;
(2)在三角板旋转的过程中,边与AB所在直线交于点D,过点 D作DE∥交边于点E,联结BE.
①当时,设,,求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②当时,求的长.
巩固练习
1、在和中, ·=·,=,=4.
求证∶=2.
2、如图,已知在△ABC中,∠ADE=∠B,∠BAC=∠DAE
(1)求证:AD/AB=AE/AC ;
(2)当∠BAC=90°时,求证:EC⊥BC.
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B边上的一点,连接CD,以CD为一边在点A的一侧作等边△CDE,连接AE,设DE与AC相交于点F
(1)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2)AE与BC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3)若BC=6,CE=,求AE的长.
4、已知:如图,AB/AD=BC/DE=AC/AE且B、D、E三点在一直线,求证:∠BAD=∠CAE.
5、(2007?南平)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BC=90°,点P在AC上,将△ABP绕顶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CBQ.
(1)求∠PCQ的度数;
(2)当AB=4,AP:PC=1:3时,求PQ的大小;
(3)当点P在线段AC上运动时(P不与A重合),请写出一个反映PA2,PC2,PB2之间关系的等式,并加以证明.
思考:当这对相似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会有什么变化?
(二)与等腰三角形、正多边形有关的旋转
(I)绕正方形顶点旋转的三角形
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的任意一点,F是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EF交边CD于点G,AE=CF
(1)求证:点D在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EF交正方形的对角线BD于点P,BP=BE,求证:EP=FG
例3:已知:如图,△ABC中,∠ABC=45°,CD⊥AB于D,BE⊥AC于E,BE与CD相交于点F.
求证:BF=AC
例4:(2005?岳阳)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把一个直角与正方形叠合,使直角顶点与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D重合.将直角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直角的一边与BC相交于E点,另一边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F点时,作∠EAF的平分线交CD于G,连接EG.
求证:(1)BE=DF;(2)BE+DG=EG.
例5:(2009黄浦一模)在梯形ABCD中,AD∥BC,.(如图1)
(1)试求的度数;
(2)若E、F分别为边AD、CD上的两个动点(不与端点A、D、C重合),且始终保持,与交于点.(如图2)
①求证:∽;
②试判断的形状(从边、角两个方面考虑),并加以说明;
③设,试求关于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图1)
(图2)
巩固练习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边上一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CF,∠FDC=30°,求∠BEF的度数.
2、如图,在△ABC中,∠BAC=90°,AB=AC,BE平分∠ABC,CE⊥BE.求证:BD=2CE.
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上和AD的延长线上,且BE=DF,连接EF,G为EF的中点.
求证:(1)CE=CF;(2)DG垂直平分AC.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射线与射线交于点,射线与射线交于点,.
(1)如图1,当点在线段上时,试猜想线段、、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设,,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