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二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在实施素质化课堂改革中,我也努力尝试一些教法上的改革,现结合我在实施素质课堂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简单谈一下,不足之处,望大家进尽忠言批评指正。
㈠浓厚的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才会被调动起来。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上好“五课”。所谓五课是指:上好开学的第一节课;上好每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上好作文课;上好综合性学习课。
1. 上好开学第一节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每学期第一节课也不例外。开学第一节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对该学科的爱好和对老师的印象。第一节课上的好,学生就会喜欢该学科和老师。反之,就会减轻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每学期第一节课,老师都要精心构思、巧妙安排,以增强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
2. 上好每学期最后一节课。“做事要有始有终,彰显为人处事的风范。”
老师注意了每个细节,就会给学生起到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仿效老师,有些老师认为新课已经上完,知识复习也已到位。最后一节课上不上都无所谓。我认为最后一节课的含金量绝不亚于平时的每一节课。
每学期
的最后一节课,我一般分为这几个板块进行:①质疑、解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解疑,再把组内积累的共性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在班内集体解决问题,这样一个个小问题每个学生都能迎刃而解。②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和心理辅导。在课内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些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例如,在答阅读题时应多读、再去看问题、最后再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还可以学着去换位思考,用自己的理解去解答问题,并给学生一些鼓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答题。最后再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美好祝愿和期望。
3.
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俗话说:“不积跬步,难以至千里。”教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平时每一节课的积累。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每一节课都力求推陈出新,不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然,看似一节课,却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准备,真正体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需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为之付出更多。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有特色我制作了《核舟记》、《喂—出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多幅教学图片;还制作了一系列生字卡片;另外,在教学中还经常用到多媒体、录音带、光碟、网络等多种教学手段。这些教学媒体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直观教学的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4.
上好作文课。作文大部分学生头疼的问题。如何使作文课教学脱离传统教学的俗套,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多想些办法。在上作文课时,我把作文课按单双周来划分,单周写大作文,双周小作文。大作文练完后,给每个学生详批详改。小作文粗改,挑出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片段,下好评语。
在上大作文课时,我将作文可分为五个板块。①课前准备阶段。一般在写作前,提前一周将作文题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搜集材料,提前一周准备。②课内分组交流,让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资料,让组内同学讨论筛选、安排材料。③学生交流完后老师再进行写作点拨,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④编写提纲。学生按自己准备的材料,结合老师的写作指导,拟写好写作提纲。⑤自由创作。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内完成创作。并鼓励学生能在写作上创新,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双周上小作文课时,将其分为两个板块进行。①作文讲评。安排一节课时间进行,我挑出大作文中的优秀习作,先让优秀习作的同学说说自己文章的构思、立意、材料选择等。再请几名同学谈谈听后的感想。最后我再做补充和点评。②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有人认为,综合性学习课开展不开展都行,只要学生在考试时能得分就行。我认为这并不是开展综合性学习课的目的。在上综合性学习课时,我也将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学生活动和老师活动两部分。活动准备阶段,老师确定活动的主题,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一周准备活动,再让学生推选出班级中组织能力强
的学生,由这些学生设计、安排出活动的步骤、内容、主持人等。活动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老师只在整个活动中起到观众和引导者的角色。活动评价。学生活动完后让学生评委和老师分别给予评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