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通信课后作业摘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图像与数字图像通信
1-1.图像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答:按照图像的传输方式、表现形式以及生成方法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
按照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模拟图像指在空间和亮度上连续取值的图像。对连续图像在空间、亮度上进行离散化,即为数字图像。
按照图像的存在形式可分为实际图像和抽象图像。实际图像时物质或能量的一种分布,又可分为可见图像和不可见图像,可见图像是指人眼能够看到并接受的图像,包括照片、绘画、图纸等图片和由光学镜头、光栅和衍射图生成的光学图像等。不可见图像如温度、压力、高度和人口密度分布图等。抽象图像指数学函数图像,包括连续函数和离散函数等。
按照图像的光谱特性分类,可分为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二值图像例如文字、线形图等。灰度图像每个像点只有一个亮度值,例如黑白照片、黑白电视机画面等。彩色图像又称多光谱图像,通常用三基色分量图像或亮度与色度分量图像联合表示,图像上的每个点有多于一个的局部性质。例如,在彩色摄影和彩色电视中重现的所谓三基色(红、绿、蓝)图像,每个像点就分别对应三个基色的三个亮度值。
按照图像是否随时间而变化分类,可分为活动图像和静止图像。活动图像指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例如电影和电视画面等。静止图像指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图像,例如各类静止图片等。
1-2.简述图像的表示方法。
答:对于连续图像而言,可以用来表示,其中,表示像点的空间坐标,而t表示时间。如果忽略时间,并将图像简化为二维图像,就可以得到图像的基本形式为
表示视觉对象的辐射能量;是波长;代表波长为的单位辐射能量所产生的等效亮度,称为亮度敏感函数。对于彩色图像,可按三基色原理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单色图像分量,即
、、分别代表波长为的单位辐射能量所产生的等效红、绿、蓝分量的强度。
对于数字图像,其可以用一个二维序列表示:
也可以表示为一个M行N列的矩阵:
还可以将上述矩阵按行或按列堆叠为一个一维的矢量:
1-5.简述图像通信的发展方向。
答:图像通信的发展正向着以下5个方向发展。
1. 提高硬件处理速度
不仅要提高计算机处理速度,而且要使A/D和D/A的处理实时化。
2. 多种业务的集成化,进一步降低成本
同一台设备、同一个信道力求做到可提供多种业务,以最少的代价,集成更多种业务,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服务。
3. 终端机趋向智能化
在图像通信系统中广泛引入计算机,提供满足多种不同要求的图像信息。
4. 传输方式趋向数字化
数字传输具有抗干扰性强、便于压缩编码和处理、易于加密等一系列优点,在图像传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5. 新理论和新算法的研究
图像处理领域近年出现的新理论和新算法,如小波、分形、形态学、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等未来将在图像通信领域取得重要应用。
1-6.简述人眼的视觉特性?
答:人眼适应性很强,人眼的适应性包括暗适应性和亮适应性。暗适应性表示当人们从强光环境进入较暗的房间时,很难马上看到东西;亮适应性表示当光线突然由暗变为亮时,人也会看不见东西,但可以很快地恢复。人眼还具有很好的对比灵敏度。人眼很难正确判断亮度的绝对大小,但是当判定两个亮度中何者较大时,能力突出。人眼的空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都很有限。当视角小于某个值时,人眼无法判辨相邻的像点,这个视角一般为1分。时间分辨力指人眼对于随时间而变化的目标的分辨能力。人眼的亮度感觉不会随着所观察的物体亮度的消失而立即消失,而是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这个现象称为视觉惰性。实验表明,在过渡期内,亮度感觉按指数规律逐渐减小。若重复频率高于24Hz,人眼不能分辨相邻两帧画面之间的差别。人眼对突变的亮度刺激还有马赫效应。当亮度发生跃变时,视觉上感到边缘的亮侧更亮,暗侧更暗。人眼还具有边缘掩盖效应,即人眼更容易看到平坦区域的干扰信号,不容易看到边缘区域的干扰信号。边缘区域的干扰信号可以比平坦区域大3-4倍而不被发现。
1-7.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有哪些?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图像的评价方法有主观法和客观法。因为图像的最终接受者是人,主观法的评价结果是最可靠的。但主观法的评价结构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评价人员的经验、观看条件(如室内照明、显示器的对比度以及亮度等)。
客观法可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描述,并且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一致性好。但由于客观法通常使用均方误差和信噪比作为测度,所以仅能反应图像的全范围平均质量,不能反映图像每一局部的质量。因此,客观法的评价结果往往与主观评价不一致。客观法的评价结果相对于主观法不可靠。
A. 分析电视、会议电视、Teletext、Videotex、CATV、VOD以及HDTV的异同?(从定义,应用场合,特点分析)
答:电视是一种图像通信系统,早期的电视本质上是图像广播系统。用户只能接收电视台发出的视频节目,选择看或不看,而无法决定看什么以及什么时间看。
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