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衬砌砼滑模施工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衬砌砼滑模施工技术
【摘要】在公路隧道深大通风竖井施工中,如何选择二次衬砌砼浇筑方案,使衬砌砼既不受井筒爆破开挖的影响,又能安全顺利地穿过断层破碎区域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整体下滑式模板,紧跟洞身开挖支护进行衬砌砼浇筑。并对衬砌砼采取保护措施,井筒爆破开挖时对井筒衬砌砼外表影响甚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竖井,滑模,衬砌砼,施工
一、工程概况
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全长8.7公里,为特长隧道,在距出口三公里处设3号、4号两座竖井辅助洞内通风。其中3#竖井深335米,井筒直径7.0米;4#竖井深349米,井筒直径5.3米,在高速公路中均为深井,两井采用复合式衬砌形式支护,井筒每20米设一壁座,壁座直径分别为9.0米、7.3米。
二、井筒地质:
井筒穿过第四系表土层残积、堆红色含砾粘土及老窑废碴组成;安源组白衣冲段灰-深色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下部以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井筒遇一组大角度压扭性断层,断层走向N65°E,倾向155°,倾角65-90°,落差40米,断层之间褶曲发育,局部地层侧转。受地质构造影响,围岩地质复杂,稳定性差,岩溶、地下水较为发育。且岩溶、裂隙水发育开挖时渗水量较大。预计涌水量1-3m3/h。井筒井口位于山谷低洼处,汇水面积25000m2,降雨过后,井筒涌水会有明显增大,对井筒施工产生较大影响。
三、二次衬砌(滑模施工)施工方案选择
(一)先开挖、初期支护,后二次衬砌方案
井筒全部开挖、初期支护工作完成以后,采用整体式液压滑模分段从下向上对竖井井壁二次衬砌,中隔板与二次衬砌分开施工。
优点:井筒开挖、初期支护与井壁二次衬砌独立施工,互不干扰。
缺点:井筒开挖过程遇地质构造复杂,围岩破碎、稳定性差的地层时,初支变形量大,维护困难,安全隐患大;遇岩溶裂隙水发育地层时,淋水较大,下部开挖施工困难。
(二)先开挖、初期支护,紧跟二次衬砌方案
井筒开挖、初期支护一段深度后,采用整体式液压滑模从上往下对竖井井壁二次衬砌,中隔板与二次衬砌分开施工。
优点:井筒开挖过程遇地质构造复杂,围岩破碎、稳定性差的地层时,二次衬砌紧跟,能抵抗初支变形,减少初支维护;在二次衬砌背后预埋竖、横向透水盲沟,将裂隙水集中引排,便于下部开挖施工。
缺点:井筒开挖、初期支护与井壁二次衬砌施工,相互干扰。
在地质构造复杂,围岩破碎、稳定性差的地层中,方案2能减少初支维护和安全隐患。
通过两个方案的比较,采用先开挖、初期支护,紧跟二次衬砌方案施工。
四、设备配备
1、竖井施工设备主要为绞车、稳车、拌和站、井架。其中绞车一台采用2.0米单筒提升绞车,电机功率为245KW,电压为380V,缠绕钢丝绳直径为30mm,为右交互捻法,35W×7;稳车8台,电机功率为27KW,电压为380V,钢丝绳直径为28mm,最大荷载为10t,分别悬吊井下的吊盘、溜灰管、高压风管,电缆顺吊盘钢丝绳下到吊盘。拌和站为JS750搅拌机与HPL1200Ⅱ型配料仓配合,井架为定型Ⅲ型井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如图1)
图1拌和站
2、操作平台的设计
整个操作平台由三层盘组成,上层盘单独设置,距中盘10m,由稳车提升,起固定吊桶稳绳及保护盘的作用。中、下盘由液压系统提升,采用辐射状空间下支撑式变刚度组合梁式的平台结构,它是由辐射梁,下弦拉杆,中间环梁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中间环梁由上下钢通腹杆组合而成。组装平台直径为7m,设39对12号槽钢辐射梁,39根10号弦拉杆,分成两组,分别用螺栓与花篮螺栓联结在内环梁的上下钢圈上。为了加强平台的整体刚度,在辐射梁下加八道8号槽钢加强钢圈,主要作用是安装平台护身栏及两孔架的四根模板采用固定式模板,以3mm钢板和50×6角钢焊接成圆弧形模板,每块高度1.4m,模板的倾斜度为0.7-1%。井臂提升架为半开字形,中隔板提升架为开字形。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可综合考虑取0.6-0.8KN/m2,包括操作人员,小型机具及临时存料。静荷载按实际情况选取。
3、模板参数:模板高度为3.5米,由16块组成,分面板、导角斜板、夹板三大部分。
1 / 1
1 /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