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分册培训课件2013.11.16要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基验槽地基验槽检查记录IMG_1568_看图王.jpg、定位放线记录.docx 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基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1)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 (2)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验槽的主要内容 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 1)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槽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 (3)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5)检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 验槽方法: 验槽方法通常主要采用观察法为主,而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法(为设计承载力、地勘结果、基土土层的均匀度等质量指标提供验收依据)配合共同完成,遇持力层明显不均匀或浅部有软弱下卧层或有浅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时或勘察设计要求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时,应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地基处理记录地基处理记录JJ045.doc 一般包括地基处理方案,地基处理原材料试验报告,地基强度或承载力检测报告。地基处理记录要注明各部位的处理方法,记录要有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施工单位签字确认。强夯地基处理应对锤重、落距、夯击点的布置及夯击次数做好记录。 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垫层方法时,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每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少于3点,1000m2以上的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一点,3000m2以上的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一个检验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有一点,每基槽20延米应有一点。甲类工程大于50厘米必须做承载力试验,丙类工程如果没有要求小于2米都不用作承载力试验。 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对于厚度小于50c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设计图纸审查意见图审合格证IMG_1575_看图王.jpg、图审合格证IMG_1576_看图王.jpg、图审备案证IMG_1584_看图王.jpg、 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二)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三)是否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还应当审查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四)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是否按规定在施工图上加盖相应的图章和签字;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审查的其他内容。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确需修改的,凡涉及以上内容的,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审查。 审查机构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后,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审查合格的,审查机构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审查合格书,并在全套施工图上加盖审查专用章。 (二)审查不合格的,审查机构应当将施工图退建设单位并出具审查意见告知书,说明不合格原因。 施工图退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应当要求原勘察设计企业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审查机构复审。 资料里需要有:图纸审查批准书或图纸审查合格证、图纸审查意见、图纸审查备案证 图纸会审图纸会审IMG_1571_看图王.jpg 1)监理、施工单位应将各自提出的图纸意见,按专业整理、汇总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提交设计单位做交底准备。 2)图纸会审应由建设单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