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纳米梁及纳米类梁结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非局部理论、模型及求解(可编辑).doc

发布:2018-05-25约3.9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纳米梁及纳米类梁结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非局部理论、模型及求解 博士学位论文 纳米梁及纳米类梁结构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非局部理论、模型 及求解 姓名:李成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工程力学 指导教师:虞吉林;林志华 2011-05 摘要 i 摘要 近年来,因其在不同领域的巨大的应用潜力,纳米尺度的材料和结构已经吸 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随着微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尺度的单元可以 精确地制造,并且应用到一种称为纳机电系统的结构中。纳机电系统中的原子力 显微镜等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物理和生物等传感器中,由此带来了新的研究 热点和兴趣,并且对传感器和混频器等提出了更高精度和更高频率的要求。这些 纳米设备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纳系统中纳米类梁结构的性能。因此,有必 要系统地研究以掌握纳米类梁结构的力学特性。 与宏观尺度的材料和结构相比,纳米结构展现出了一些不同的力学效应。同 时,经典力学已经被证实无法直接应用于纳米结构中。比如,根据经典连续理论, 不管外载荷多么地小,裂纹尖端的应力总是奇异的。然而,每种材料却都存在一 个有限的断裂强度。事实上,原子模拟和相关实验都证明了裂纹尖端的应力是非 奇异的。目前,主要有三种途径来研究纳米结构的力学行为,即实验研究、分子 动力学模拟以及非经典的连续理论。考虑到器件结构及测量技术上的复杂性,纳 米尺度下的精确实验比较难以实现和掌控。另一方面,分子动力学模拟考虑体系 内每一个分子及分子间的力学和化学作用,对于计算机硬件的计算速度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即使对于一个包含有限数目原子的相对简单的体系,也需要较多的计 算时间。因此对于纳米力学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把目光放到了新的连续力学理论 上。 基于非局部的弹性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了纳米梁和纳米类梁结构的静力学和 动力学行为,包括横向、轴向和扭转力学性能。特别地,考虑到纳米尺度结构中 比较常见的微传送带,它可以被模型化为轴向运动的纳米结构,因而本文也研究 了轴向运动纳米类梁结构的动力学行为。非局部弹性理论建立在原子晶格动力学 理论及声子散射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认为连续体内一点的应力是所有点的应变 的函数。这种变形体内的应力应变依赖关系在晶格动力学中被观察到,并且可以 用来作为碳纳米管的连续体模型。非局部理论包含了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相关信 息,并且将一种内特征尺度作为材料参数引入到了本构方程中。然而,目前存在 两种非局部理论模型:传统非局部模型和等效非局部模型,其预言结果恰好相反, 摘要 ii 即刚度增强或者减弱。这两种理论模型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比较,恰好处在了分 子动力学结果的上、下两方。 为了检验这两种不同的非局部模型,一种半连续模型被建立以预测具有纳米 厚度的超薄梁的弯曲行为。超薄梁的厚度方向被离散成若干原子层,同时将弛豫 效应引入到上、下表面各一层的原子层中。结果表明两种非局部模型都可能存在, 这与弛豫系数大小有关。长程吸引力或者排斥力,或者说,表面原子层的晶格松 弛或者张紧导致了两种不同的非局部模型。 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一种新的非局部应力理论,用于探求简单边界 支撑条件下受轴向载荷的纳米梁的力学特征的解析解。同时也考虑了轴向精确内 力及在此情形下的纳米梁动力行为。此外,研究了受轴向变载荷的纳米梁的动力 学及其稳定性,以及轴向运动纳米梁的动力学。类似地,基于变分原理,提出了 一种新的等效非局部扭转模型,以此考察了纳米类梁结构 比如纳米杆 的静态扭 转、扭转振动以及轴向振动等特性,同时详细地研究了轴向运动纳米杆的扭转动 力学行为。本文同时考虑了解析解及数值解,等效非局部模型结果显示弯曲挠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