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思考
摘要:河道是水资源的载体,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离不开河道这一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因素,近年来全国不少河流遭受水葫芦等河面漂浮物的侵害,河道保洁已成为河道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主要对河道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河道保洁 管理 机制
中图分类号:TV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24-02
《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律法规中均未有专门的河道保洁的条文规定,上述水法律法规对河道清障、清淤作了专门规定。河道清障主要是指对阻水严重的桥梁、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以及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进行清理;河道清淤是指对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河床抬高的砂土、垃圾等进行清淤。河道水上漂浮物品种繁杂大致可分为三??:(1)水葫芦、水草、蓝藻等水生植物;(2)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包括沿江居民和工厂人为抛弃的垃圾、船舶营运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泡沫、塑料、皮革布料、废纸、动物尸体、玻璃、金属,这类垃圾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3)树木和农作物秸秆,如原木、树枝、秸秆、灌木等,这类垃圾主要是强降雨造成的灾害性漂浮物。
1、河道保洁的重要性
1.1河道水面漂浮物的危害
我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依江傍河,河道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由于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的主要河道和平原河网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积聚严重,带来阻碍行洪排涝、水质污染、恶化水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增高洪水位,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安全;(2)造成河道淤塞,影响航运;(3)影响水电站等水工建筑物的效益及安全运行;(4)恶化水质,威胁饮用水安全;(5)水葫芦等河面漂浮物降低水的溶解氧浓度,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水产养殖;(6)影响水生态安全,水葫芦生长区内形成优势物种,导致其他水生植物的减少甚至灭绝:(7)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开展河道保洁是确保行洪排涝畅通、饮用水源安全、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沿江景观、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1.2河道保洁的意义
(1)河道上游漂浮物下泄到下游河段,通过船闸进入内河,严重影响我国城市的供水安全。
(2)水葫芦夹带着垃圾等水上漂浮物,“吃水”可达lm多深,严重影响水电站发电的水位高度。漂进船闸的水葫芦,与船舶争空间,本来可以安排两艘船舶并排过闸的,变得只能停泊一艘船舶,影响船闸的效率。水葫芦还威胁到船闸和升船机的安全,漂进升船机内的水葫芦,会使升船机卧倒门的水封不严密,一旦江水顺着卧倒门的水封泄漏,会使升船机升降失去平衡。生长在闸门顶上的水葫芦会影响到闸门上方的制动感应触头,感应器接触到水葫芦后,闸门的纠偏开关将停止运作。
(3)保护沿江景观。我国的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分布着不少风景秀丽的风景旅游城市。
(4)生态环境保护。大量的漂浮物覆盖水面,造成水体与外界阳光及空气的隔绝,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造成其他需氧动物的大量死亡,引起水生态环境恶化。漂浮物腐烂后又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引发新的生态灾害。开展河道保洁,对保障行洪排涝畅通、供水水质安全、发挥水工建筑物的效益、确保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2、河道保洁存在的问题
我国开展河道保洁工作的时间不长,河道保洁存在缺规少法、覆盖面小、市场化程度较低、科技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
2.1河道保洁缺规少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水生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造成河道水面漂浮物积聚的因素,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还难以消除,河道保洁已经是现阶段和今后河道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各地针对河道保洁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但这些文件还没有上升为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律。河道保护作为公共事务,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事务之一。我国现行的《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均未对河道保洁作专门的规定,因此在我国《河道管理条例》修订时,应根据我国河道管理的实际情况,总结各地河道保洁的实践经验,增加河道保洁的内容,以指导和保障各地河道保洁工作的开展。目前,在河道保洁质量标准、作业规范、河道保洁定额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权威的行业标准。河道保洁作业服务单位作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河道保洁定额,政府拨付费用时没有依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基本还是采用“一刀切”的计划经济模式,既不利于培育河道保洁服务市场也不利于市场主体之问的公平竞争。同时由于河道保洁作业服务行业缺规少法,在河道保洁作业、漂浮物的收集、转运、处理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易造成人为对河道的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