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doc

发布:2017-01-31约5.9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新方法,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现就在全市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紧迫性 1、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是基础。目前我市安全生产状况虽然总体平稳,但安全生产基础脆弱、基层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局面仍末改变,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自觉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增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强化“两个责任”的重要举措。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没有真正落实。建立和完善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长效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到主动、由局部到整体、由短期行为到长期效果转变的必要手段和重大措施。 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基层基础是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石。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就是要把安全监管的网络覆盖到基层一线,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作业现场,强化基础,管住源头,努力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二、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的约束机制 1、建立法人代表安全承诺制度。要以《常州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住规定》为依据,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岗位操作规程为重点,以安全生产承诺书为载体,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每年组织管辖范围内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法人代表向政府和社会依法作出安全生产郑重承诺,并签订承诺书。各企事业单位要将承诺的内容逐项逐级分解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监管部门要根据承诺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并建立承诺诚信评估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凡未按承诺条款履行责任的企业,采取“安全警示告知”、“下达整改指令书”或 “约谈告诫”、“反面曝光”、“停业整顿”等措施,强制企业加强管理和投入,把书面上的承诺变成行动上的责任。对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拒不履责的法人代表和企业,从严处罚;对发生亡人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把“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落到实处,促进企业和法人代表恪守承诺、诚信履责,推动企业形成自我约束的长效管理机制。 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岗位、车间(分厂)、公司(工厂)三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和危险源分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自查自纠,并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一患一档制”、“挂牌整改制”、“责任追究制”。对自查隐患“零报告”的企业,监管部门要加强督察,杜绝企业“带病”生产。对瞒报安全隐患或隐患限期整改不到位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实施处罚,决不姑息养患。政府要实行市、辖市(区)、乡镇(街道)三级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制度,建立隐患监督不力“责任倒查”制,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走过场。 3、建立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制度。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要按照国家财政部、安监总局颁发的《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市高危行业企业全面推行安全费用提取制度。安全费用提取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安全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在规定限期内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安全项目建设和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并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监管部门对企业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要实行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报告制度,中央、省、市属企业和区属企业每半年和年终要分别向市安监局和辖市(区)安监局报告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情况。安监部门进行核查,未按规定提取的,不得通过安全生产许可审查;发现虚提、虚报或不按规定提取使用的,依法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4、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根据财政部、安监总局、人民银行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和安监等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我市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依法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物品等行业和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年内未发生事故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可转入下年度抵押;发生安全事故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优先用于事故抢险及善后处理。安全风险抵押金的缴纳标准应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合理确定,由职能部门督促相关行业、企业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