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pdf

发布:2024-08-13约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稿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我是来自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王玉娥,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说课的内容是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

行说课:说定位、说目标、说内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程和反馈总结。

首先说定位,我们这门课程选取的.教材是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选取的是第六章的内容,在我们进行模块整合后属

于第五专题,内容是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整本书中的作用是承前启后,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

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

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

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

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

所困扰。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

至关重要的。

《课程标准》中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人际交往的定义、掌握调试人际交往问

题的方法,据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及特点;(2)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

因素;(3)人际交往的原则;(4)人际交往的技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2)掌握调试人际交往

问题的方法。

德育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树立人际交往的

信心。

为实现这三个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大学生人际交往、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人际交往的技巧。在这三个

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我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和人际交往的原则

和人际交往的技巧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已储备的知识、理解

能力,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及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1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析,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运用讲授法、测试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

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

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2、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

与学的统一。

3、测验法: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学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

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4、小组讨论法:通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

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方法将在教学过程

中具体应用。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较好地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我主要采用互动讨论法和

归纳总结法,使学生从学答转变为学问,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针对不同的学生,才去不同的方法:比如对有浓厚兴趣,听课态度认真的学生,

我们适当加强难点内容的提升;对有一定的兴趣,但偶有走神的学生,结合视频

图片吸引注意力;对上课无兴趣且无自我约束力的学生,我们经常提醒、提问并

要求记笔记。

运用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新闻播

报、课程导入、主题讲授、互动交流和总结思考。这五个步骤呈现出一定的层次

性:由外显到内在的挖掘过程、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和由整体到个体的具化过程。

首先看新闻播报,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视频教学法,在上课的前五分钟,

给学生播放最近一天或几天的新闻,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并应用于课堂之上。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采用的方法有心理测评法、案例分析法,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