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进展-生物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4 年 第44 卷 第3 期: 230 ~ 237
SCIENTIA SINICA Vitae SCIENCE CHINA PRESS
评 述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生态恢复与重建专题
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进展
任海, 简曙光, 刘红晓, 张倩媚, 陆宏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50
E-mail: renhai@
收稿日期: 2013-04-27; 接受日期: 2013-06-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 2009CB421101)资助项目
摘要 由于人类干扰及气候变化, 很多珍稀濒危植物面临加速灭绝风险, 进行植物 关键词
回归是实现其有效保护的方式之一. 本文从回归生物学建立并变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回归
全球变化
重要工具、回归中的遗传多样性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下的回归、回归过程中的定居限
遗传多样性
制及其克服、回归与生态恢复等 5 个方面综述了植物回归研究进展, 并对植物回归发 定居限制
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生态恢复
回归生物学
植物种类的形成、发展、濒危与灭绝是物种与环 及其他引种设施迁地保护了中国植物区系成分植物
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主要由物种本身的遗传因素 物种的 60%[5,6]. 回归自然是野生植物种群重建的重
和外部的生态因素决定. 由于过度开采、分布区缩 要途径, 其保护效果超出了单纯的就地保护和单一
小、生境恶化等人类的干扰, 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 的物种保护, 能更有效地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
全球植物种类正以空前的速度消失[1,2]. 据国际自然 拯救和保护. 2012 年, 中国启动了第二次全国珍稀植
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物调查和全国极小种群保护工程[2], 这些工作都是期
Nature, IUCN)估计,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30 多万种高 望在调查编目的基础上利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回
等植物中, 已有2 万种处于濒危状态, 为此, 《生物 归的三位一体方式实现对植物的有效保护.
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于2002 年通过了《全球植物保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植物间及其他生物间的关
护战略》[3]. 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估计, 系十分复杂[1], 一个较稳定的植物群落通常不容易接
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数的 15%~20%受到威 受一个新物种(即使是原来属于该群落的物种), 珍稀
胁, 高于世界 10%~15%的水平. 中国为完成国际植 濒危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某些脆弱环节而不能
物保护战略于2008 年发布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 适应人类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迅速变化. 因此, 珍稀
该战略的目标8 中提出, 要使中国10%左右的受威胁 濒危植物的回归很困难. 回归涉及一系列的科学与
物种回归原生境[4]. 社会经济问题, 全球成功的案例并不多[7], 但开展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