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规范中心幼儿园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中心幼儿园的所有财务活动,包括预算编制、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等。
3.基本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依法理财。
-量入为出,厉行节约,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园长对幼儿园财务工作负总责。
-财务公开,接受全体教职工和社会监督。
二、财务机构与人员职责
1.财务机构设置
幼儿园设立独立的财务室,配备专职财务人员,负责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工作。
2.财务人员职责
-会计职责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
-定期核对账目,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
-负责编制财务预算,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负责财务档案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出纳职责
-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负责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和各种票据,确保资金安全。
-按照规定编制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
-负责与银行对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协助会计做好财务核算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任务。
三、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原则
-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幼儿园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年度预算。
-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妥善安排各项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预算编制方法
-采用零基预算法,根据幼儿园年度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对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重新审核和测算。
-收入预算根据上年实际收入情况,结合当年招生计划、收费政策等因素进行编制。
-支出预算按照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编制,明确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和金额。
3.预算编制程序
-每年[具体时间]前,各部门根据本部门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提出本部门的收支预算建议数,报财务室汇总。
-财务室对各部门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汇总,结合幼儿园事业发展计划和财力状况,提出年度预算草案,报园长办公会审议。
-园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将年度预算草案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4.预算执行与调整
-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各部门要按照预算安排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不得擅自调整预算。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的,由提出调整预算的部门或个人提出书面申请,说明调整的原因和金额,经财务室审核后,报园长办公会审议。园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5.预算分析与考核
-财务室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建立预算考核制度,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挂钩。
四、收入管理
1.收入范围
-财政补助收入,指幼儿园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教育经费拨款、专项经费拨款等。
-事业收入,指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幼儿保教费、住宿费、服务性收费等。
-其他收入,指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
2.收费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收费政策,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在幼儿园显著位置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收费票据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不得使用自制票据或白条收费。
-加强对收费收入的管理,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截留、挪用。
3.其他收入管理
-捐赠收入要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和有关规定使用,接受社会监督。
-利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