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_第五章——政府体制:中央政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杨光斌 李月军 著 重点问题 如何认识“议行合一”理论与我国政府体制设置的关系? 我国政府的领导体制是什么? 如何认识国务院的地位和性质? 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什么? 比较我国行政体制建制与其他国家的异同。 如何认识我国立法体制中的行政立法? 如何认识产业主管部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的政府构成,原则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三权分立”原则下的政府;一类是“议行合一”原则下的政府。中国是典型的议行合一政府。根据“议行合一”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的政府领导体制实行首长负责制。 一、“议行合一”理论 “议行合一”是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和总结工人运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在苏联加以实施。马克思明确提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应该是集行政权与立法权于一体的工作机关,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并直接受到选民的监督和罢免。马列主义的“议行合一”原则和苏联模式对中国政府体制的建构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中国政府的“议行合一”原则 指导中国政府设置的“议行合一”原则可以归结为: 无论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建构还是其立法与执政活动,都需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行政和审判机关的权力直接来源于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党和国家的各个工作部门,他们在人大开会期间亲自参加法律的制定,闭会后返回各个工作部门贯彻执行法律。 三、政府领导体制 根据宪法和实践,贯穿于中国各级政府的领导体制包括首长负责制和首长负责制下的分管领导制度与领导小组制度。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 实践中的分管领导制度与党的归口管理制度相对应;与党的领导小组制度相似,政府也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度的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关于国务院的制度规定 国务院的地位和性质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的。 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性质是对国家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机关。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执行机关。 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需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表明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从属关系。 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同,为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务院的领导体制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负责制表现为:人事提名权、全面领导权、最后决定权、全面责任制。 国务院在实行总理负责制的同时,还实行两种形式的会议制度: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全体成员组成,一般两个月或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国务院的职权 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是协助国务院领导处理国务院日常工作的行政机构,是整个国务院行政系统的枢纽。 部、委、行、署:是依法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关,包括22个部、4个委员会、1个中国人民银行和1个审计总署。 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 国务院直属机构:是主管国务院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其中国资委是新设立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是协助总理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管理机构。 二、国务院的行政机构 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家局是国家部委管理的、主管特定业务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行政机构。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是承担跨国务院行政机构的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的行政机构。 三、行政立法 行政法规:特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基本特征是: 立法主体只能是国务院; 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作为执行国家权力的手段,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行政法规的名称有三种: “条例”:最高级别的行政法规,目的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全面的、系统的规定。 “规定”:是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的某些问题作出规定的行政法规。 “办法”:是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出比较具体规定的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分为地方性行政规章和部门性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而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一、中央政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因为中央政府才是国家利益的唯一代表者,所以推动符合国家利益的市场经济就是中央政府的唯一选择。纵观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市场化倾向的追求是很明显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