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艾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题班会《珍爱生命,远离艾滋》
一、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种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和谐相处,共享生命。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讨论。
三 教学步骤及要点: 导入:一提到艾滋病,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有人想到死亡、有人想到传染、有人想到可怕。我把大家的想法归纳为一句话: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能使人死亡。 1、你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 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力,感染其它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无药可治。 2、艾滋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和传播途径。 1 、人体从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至死亡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染早期(3个月左右,可长达6个月)。 第二阶段,无症状期(1-10余年)。 第三阶段,艾滋病前期(又称艾滋病相关症状期,12年)。 第四阶段,艾滋病期(1年左右)。 2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传染 B、注射途径传染 C、母婴传播 3、如何预防爱滋病? 1 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 2 不吸毒、尤其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 3 拒绝使用任何未经消毒的可刺破皮肤的器具。 4 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尽量少用血制品。
4、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生活方式。
智力竞赛:你认为生活中下列哪些方式可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1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马桶。
2 、被蚊虫叮咬。
3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
4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肚里的胎儿。
5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
6 、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过的衣服。
7 、不安全性行为。
8 、输来路不明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9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10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握手、礼节性地接吻。。
11 、共用注射器吸毒。
12 、母亲哺乳。
13 、共用学习用品、办公用品、交通工具。
14 、共用浴池、电话机、卧具、手巾等设施用品。
15 、咳嗽、打喷嚏也不会传播HIV;
5、从我做起,珍惜生命,关心支持爱滋病人。 1 他/她主动伸手来与你握手,你会与他/她握手吗? 2 你会与他一起吃饭吗? 3 你会与他一起打篮球吗? 4 在路上,他从对面走来,你会绕道而行吗? 5 他邀请你去他家做客,你会去吗? 6 他想用你的学习用具,你肯借吗? 7 你会和他一起去游泳吗?
6、要点小结: 1 经性交传播艾滋病病毒是目前艾滋病病毒感染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2 艾滋病病毒是否感染,取决于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其社会地位或职业。 3 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预防,注意自我保护。 4 要关爱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艾滋病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是最重要的力量。
总结
1.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导致一系列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和肿瘤发生的致命性综合征。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 性接触传播 2 血液传播 3 母婴传播
3.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
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
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
及时治疗性病.
(2)预防艾滋病的血液传播
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不吸毒,不与别人共用针具吸毒.
穿耳或身体穿刺,文身,针刺疗法或者任何需要侵入性的刺破皮肤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艾滋病病毒传播危险.
(3)母婴传播预防
艾滋病病毒可在怀孕,分娩或者孩子出生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避免怀孕,如怀孕应人工流产.
孕,产妇在分娩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
采用人工喂养,也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