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部编版语文六下同步知识速览(pdf版).docx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部编版语文六下同步知识速览(pdf版)
课时作业本
语文园地
1.文章的开头可以照应文题,点明中心,确定感情基调。
《十六年前的回忆》,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
之深,“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照应文题,使文章中心明确。
《藏戏》这篇课文开篇以三个连续的反问句构成排比,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
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草原》中“可爱”“清鲜明朗”写出了草原上天空、空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
交流爱之情。“高歌一曲直接表达了作者初见草原的惊喜、赞叹之情。
平台2.文章的结尾可以与开头相呼应,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可以令人回味无穷。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突出这一天是父亲的被难日,让
“我”印象深刻,终生难忘。表达出了“我的悲痛,以及对父亲沉痛的哀悼和深深的思
念之情。
《匆匆》以反问句结尾,强调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那个星期天》随着故事叙述的收束自然结尾,在景物描述中流露出期望落空后的
失望,男孩依偎在母亲怀里是一丝心理安慰,但太阳落山带来更多的是失望和无奈。
1.(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选自郑燮的《竹石》,赋予了竹百折不挠、坚忍顽强的高贵品质。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选自王冕的《墨梅》,赋予了梅花不向世俗献媚、高风亮节的品格。
(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的《赠刘景文》赞美了菊花遭受挫折不气馁、历经磨难不丧志的品行和节操。
2.在古诗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有很多。
春蚕:如唐朝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美了春
蚕无私奉献的精神。
词句段
蜜蜂:如唐朝罗隐《蜂》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赞美了蜜蜂勤
运用
劳的品质。
3.(1)“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折磨,脸“平静”
“慈祥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对亲人充满爱。如果删去,就不能很
好地突显人物坚强、慈祥的形象。
(2)“扁鼻子”、目光“凶恶可怕、双手“像鹰的爪子”,这些描写极力地表现出扁鼻
子军官从内而外的丑陋,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憎恶。如果删去这些描写,就不
能突显人物的鲜明形象。
(3)这段外貌描写揭示了祥子相貌普通、可爱淳朴、身体健壮、出身平凡等特点。如
果删去,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026
语文
同步知识速览六年级下册
续表
1.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思是:用心去栽花,花却总是不开;无心去插得柳枝,最终却是绿树成荫。比喻
想做一件事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结果并没能如愿,而不经意去做某事
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意思是: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
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日积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月累意思是:树希望静静地待着,可是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赡养父母,父
母却已亡故。告诉人们要及时孝敬父母,陪伴父母。
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意思是:在过富有生活的时候,要想到可能贫穷的日子,而生活困顿时不要像以前
富裕时那样铺张浪费。劝诫人们要居安思危,注意节约。
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意思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的知识太少了,许多事情如果不
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告诫人们要认真学习,亲身经历,多学多练。
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