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技术导论第七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载人航天
7.1 人类活动的新领域
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为实现飞向宇宙空间的理想,就开始发
射一系列高空生物火箭,将狗、猩猩和大白鼠等动物送到离地面几百公里的高空。到 50
年代末,人造卫星上天以后,又将狗和猩猩装进卫星,送到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上。这一系
列试验,为人类飞向宇宙空间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1961 年 4 月 12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莫
斯科时间上午 9 时 07 分,前苏联 “东方号”载人飞
船在哈萨克斯坦中部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飞
船重 4.73 吨,飞行 1 小时 48 分,于当天上午 10 时
55 分安全降落在苏联境内,实现了人类长期以来的
理想。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载人航天,航天员
尤利 ·加加林 (图 7-1)作为飞船中的唯一乘员,成
为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而被载人史册。从此,人类的
活动领域,从陆地、海洋和空中扩大到了宇宙空间。
空间高远的位置、真空、充足的阳光和轨道失重环境
等,对于人类活动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各类
应用卫星都利用空间的高远位置发挥作用,未来的空
间产业却离不开失重环境。
目前,载人航天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解决将人送入地球轨道并安
全返回。这一阶段主要是发射载人飞船,航天员在飞行中完成了手控定向、姿态调整、观
察地球和对地摄影等活动,并进行了医学、生物学等科学研究和广泛的技术试验,证实了
人类在过载、失重、真空和强辐射等恶劣环境下不仅能够生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工作。
第二阶段主要是发展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如飞船的轨道机动飞行,两艘飞船在空间交会、
对接和编队飞行,试验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设备和能力,同时也进行一系列其它科学研究活
动。第三阶段是发展试验性空间站和空间平台,进一步考察人类在太空环境条件下长期生
活和工作的能力,利用空间特殊环境从事多种学科研究和应用技术实验,诸如生物学、医
201
学、天文学、材料和工艺试验和地球资源勘测以及军事活动等,同时也为建立永久性的实
用空间站积累经验。参加这一阶段活动的有供航天员长期生活和工作的空间站,有运送航
天员往返空间站和地球之间的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以及供应空间站燃料和航天员生活必
需品的运货飞船等。
除此之外,美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的 “阿波罗”登
月计划,经过 8 年的艰苦努力,在连续发射 10 艘 “阿波罗”
飞船之后,于 1969 年 7 月 16 日发射载有3 名航天员的 “阿波
罗”11 号飞船,经过大约 100 小时的飞行,飞船的登月舱在月
球静海着陆。7 月 21 日格林威治时间3 时 51 分,指令长阿姆
斯特朗 (图 7-2)首先走出舱门,爬下扶梯。4 时 07 分他的左
脚小心翼翼地触及月面。这是人类留在月面上的第一个脚印
(图 7-3)。18 分钟后,
航天员奥尔德林 (图 7-4)也踏上月面,他们在月
面上共停留了 21 小时 36 分,其中在月面上行走和
活动 2 小时 21 分。活动结束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
德林乘上登月舱飞离月面,升入月球轨道,与指令
舱会合对接。3 名航天员同乘指令舱返回地球,在
太平洋溅落。整个飞行历时 8 天 3 小时 18 分,完成
了一次历史性的创举。至 1972 年为止,“阿波罗”
飞船共实现 6 次载人登月飞行,共有 18 名航天员参
加登月飞行,其中 12 名航天员登上月球,在月面上
开展了一系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