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床——输血.ppt

发布:2018-05-10约7.46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血输注注意事项 全血不全 不良反应多 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 尽量减少白细胞输注 红细胞输注 是现代成分输血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能仅凭某项实验室检查作为输注的标准,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创伤程度、手术、预计失血量及速度、贫血的原因及其严重程度、急缓、代偿能力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 血小板输注适应证 预防性输注(prophylactic platelet trasfusion)临床价值较大,但仅限于出血危险性大的患者,不可滥用。 血小板数低于5×109/L时,无论有无明显出血都应及时输注,以免发生颅内出血;低于20×109/L伴有严重出血者应输注;若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需手术或进行侵入性检查时,需输注血小板,脑部和眼部的手术须提高到100×109/L以上。 血小板输注适应证 治疗性输注(therapeutic platelet transfusion) 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 大量输血引起的稀释性减少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TP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严重出血 血小板输注禁忌证 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TTP)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 血小板输注注意事项 输注速度 保存条件 血型为同型输注 血浆输注注意事项 尽快输注 同型输注 取血时注意观察外观 融化时不可用力拿捏,融化后不可再冰冻 应掌握适应证,禁止滥用 血浆蛋白制品的输注 白蛋白是临床常用的扩容剂,提高血浆的交替渗透压。 适应证 低蛋白血症 扩充血容量 体外循环 血浆置换 新生儿溶血病 禁忌证:对蛋白过敏者 免疫球蛋白制剂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能特异结合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阻断抗原对人体的伤害 常用制品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 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 定义:是指12-24小时内快速输入相当于受血者本身全部血容量或更多的血液。 3小时输入量大于自身容量的50%;1小时输入多于4单位的红细胞;失血速度>150ml/min;失血1.5ml/(kg.min)达20分钟。 原则:维持血容量;治疗失血原因 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按一定比例输注 其他输血治疗 肝移植患者输血 新生儿、儿童及老年人输血 DIC输血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HDN)? HDN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HDN的发病机理 胎儿血型基因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如果胎儿从父亲方面遗传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则此抗原可侵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免疫性的IgG类抗体,IgG类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破坏胎儿红细胞,发生溶血。 正常ABO血型的人血清中一般是IgM类抗体,但有些人是IgM和IgG类混和抗体。 Rh血型的免疫原性强度仅次于A及B抗原。 Rh系统除D以外,还有C、c、E、e四种,抗原性以D为最强,以下是EcCe ,其相应的抗体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如果D阴性妇女怀有D阳性胎儿,1/6可能产生初次免疫,如果再次怀有Rh D阳性胎儿就会造成新生儿溶血病。 发生概率 在中国人群中, ABO血型系统的HDN最为常见,常发生于O型孕妇妊娠A型或B型胎儿,引起HDN的概率大约是3.9%。其次是Rh血型系统的HDN,多见于母亲和胎儿D或E抗原不合者,Rh阴性的孕妇发生HDN的概率大约是29%。 Rh血型不合溶血反应多发生在第二胎以后。而初孕时溶血反应较轻。当再次妊娠时,如果胎儿仍是Rh阳性,则母体内已有的抗体和新产生的抗体,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胎儿可因重症贫血而死于宫内。存活者可出现重症黄疸,造成核黄疸,影响脑及其它重要器官的发育,引起智力障碍。 当母儿同时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合时,胎儿可受到保护不发生Rh溶血病,这是因为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后,很快被母体循环中的抗A(B)所破坏,释放出的Rh抗原被移至肝脏处理,不产生免疫过程。 HDN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主要有:贫血、水肿、黄疸和肝脾肿大,黄疸重者可并发核黄疸后遗症。 症状轻重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母亲抗体强弱、胎儿抗原强弱、母亲抗体与胎儿抗原结合的程度;胎儿的代偿能力、免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