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讨论模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讨论课
记 录 册
班级组别
指导教师
学年学期
学院专业
经济学合作教学课程组
课程安排及要求
教学目的:
独立完成作业和自学相关的知识是学生有准备地参加讨论和深入掌握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关键。通过讨论,使学生能掌握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思路,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结合小组选定的主题,用一定的时间查阅与调研主题直接相关的资料,进行详细地阅读和评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组项目的思路和框架。讨论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对本组观点进行PTT演示汇报,并对其他组或指定老师所提问题进行答辩。
主要讨论内容:
见经济学课程讨论案例设计
时间安排:第8周《经济学》合作教学讨论课记录表(二)
小 组 长 讨论时间 讨论地点 陈 述 人 PPT制作 纪录整理人 撰 稿 人 资料搜集 讨论主题 〔主要观点〕
[主要问题及回答]
经济学合作教学讨论课学生成绩评价表
评价内容及标准 语言表达(20分) □ 清晰流畅 □ 较好 □ 一般 □ 含糊 PPT演示(10分) □ 成功 □ 较好 □ 一般 □ 不成功 理论掌握程度(15分)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较低 论点与论据(15分) □ 鲜明充分 □ 较好 □ 一般 □ 模糊 资料整理工作量(10分) □ 详实 □ 较大 □ 中等 □ 较小 回答问题(20分) □ 简明准确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仪 态(10分) □ 端庄得体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主 要 问 题 与改 进 建 议 讨论成绩 教师签名: 教师讨论课工作表
年级: 讨论主题:
步骤1: 上课时间、地点、总体安排:
步骤2:做决定:
小组规模:
小组任务:
空间安排:
每组需要的材料:
分配角色:
步骤3:用学生理解的语言设定该节课:
任务:
积极的相互依靠:
个人责任:
成功的标准:
具体的期望行为:
步骤4: 监督和进程
期望表现的行为:
观察表:
观察者:
进程计划(反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