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血管瘤查房》课件.ppt

发布:2018-07-29约3.44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查房 ———肝血管瘤 目录 疾病相关知识 病例介绍 护理诊断及措施 健康教育 1 疾病相关知识 疾病相关知识 肝血管瘤中最常见的多为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常见于中年女性,多为单发,也可多发。左、右肝的发生率大致相等,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术前大多数病例都能得到确诊,绝大多数无症状,少数因肿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 疾病相关知识 临床表现 1、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常于体检作腹部B超时偶然发现。 2、瘤体增大后的主要表现为: (1)腹部不适,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不适、厌食、恶心呕吐; (2)可长期发热、寒战和盗汗,类似肝脓肿。 (3)肿瘤增大可压迫、推移邻近脏器,出现各种相应的症状,如吞咽困难、腹胀、腹痛、嗳气、黄疸和腹水等,孕妇可能影响分娩。 疾病相关知识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凝血功能 3、肝肾功能检查 4、甲胎蛋白(AFP) 疾病相关知识 影像学检查 1.超声表现: 显示肝内均质、强回声病变,边界大多清楚,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 2.CT表现: (1)平扫:肝内低密度区,轮廓清楚,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2 病历简介 案例介绍 徐洋,男,47岁,于2017-03-16入院,诊断:右肝血管瘤 主诉:中上腹疼痛半月 现病史:患者入院半月前出现上腹部胀痛,无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无腹胀、便血,无头晕、头痛及意识障碍等,遂于我院就诊。行CT检查提示右肝血管瘤,专科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脏蜘蛛痣,肝颈回流征阴性,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中上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我科门诊以右肝血管瘤收入院,自患病以来,饮食可,睡眠、精神可,自诉大便未解,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1+年前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既往有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无夜游史,不嗜烟,不嗜酒。 家族史:家族中无同样患者。 案例介绍 入院查体: T:36℃ P:84次/分 R:20次/分 BP:132/85mmHg 入院评估: 压疮评分22分,跌倒评分0分,导管评分0分,MEWS评分1分,BI评分100分,疼痛评分2分。 心理社会评估: 婚姻状况良好,配偶体健,家庭和谐,经济状况良好。 案例介绍 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数(EOS):0.012×10^9/L。嗜酸性粒细胞率(EOS-R):0.00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20.5s。 阴离子间隙(AG):6.70mmol/L。肌酸激酶(CK):312 U/L. 影像学检查:CT:肝右后叶、肝左外叶分别见一团块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大者位于肝右叶,最大截面约7.2×4.5cm,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强化,门静脉期渐近性强化;考虑血管瘤可能。肝左外叶及右前叶另见小结节影,可疑小血管瘤,胰腺体尾部体积增大,主胰管显示。 3 护理问题及措施 护理问题及措施 2017-03-16 病员于今日入院,步入病房,精神可,稍感腹部疼痛不适,疼痛评分2分,自诉无过敏史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P1:疼痛 与肿瘤浸润有关 护理目标:病员疼痛缓解或消失 护理措施: 1、根据病员疼痛程度,给予药物止痛:口服止痛药(如可普芬)、肌注止痛药(如曲马多、喷他佐辛)。 2、嘱病员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 3、指导病员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目的。 效果评价:病员疼痛缓解 护理问题及措施 2017-03-26 病员定于明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肝血管瘤切 除术,予以术前健康指导,禁饮禁食8小时,备皮、更换干净病员服,行仙必他皮试(-)。压疮评分22分,跌倒评分0分,导管评分0分,MEWS评分1分,BI评分100分,疼痛评分2分。 P2:焦虑 与对手术治疗缺乏信心及担心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病员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 1、对病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