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新药发现-清华大学出版社.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章
近代新药发现:从尝百草式的
经验阶段到近代科学兴起
近代科学以前,新药发现多是偶然性的,以天然植物药为主,
加工过程也简单。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成书于秦汉时期,托名
神农氏编著的 《本草》,其中多种药物至今仍在应用。当时的
新药发现方式就是 “尽可能小心”
的人体试验,所谓的 “神农尝百
草”也同时存在,但更重要的是在
患者身上看到疗效,而使用麻黄治
疗哮喘就来自这本书的贡献【1 】
。
人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尝试
的方法,发现了最早的药物。公
元前5 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
克拉底 (Hippocrates ,前460—
前370 ,编著了医生需要遵守的 希波克拉底雕像
引自:http://www.historyinanhour.
Hippocratic
《希波克拉底宣言》(
com/wp-content/uploads/2011/07/
Oath ),其记载从柳树皮提取的苦 Hippocrates.jpg
极简新 发现史
味粉末可用来镇痛、退热。此后柳树提取物一直被收入西方药典,
后来通过分析才知道其中含有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这种镇
痛药成分。
在古代,烟草、咖啡、可可、茶等商品非常流行,成为世
界贸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商品中,均含有生物碱
成分。生物碱的种类很多,各具有不同的结构式,彼此性质也
有所差异。但生物碱均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毒性或较强的
药理作用。古人通过尝百草的方式,发现了各种含有生物碱的
草药,用于治疗各类疾病。而从相应植物提取的乌头碱、筒箭
毒碱则被涂于箭头和匕首,使攻击更具致命性。人类对生物碱
在药学上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文明史的开端。
第一个被全合成的生物碱是毒芹碱,由德国化学家阿尔贝
特 ·拉登堡 (Albert Ladenburg ,1842—1911 )在 1886 年实现。
他用2- 甲基吡啶与乙醛反应生成2- 丙烯基哌啶,再用钠还原
得到产物。而更复杂的奎宁的全合成则到了1950 年左右才实现。
20 世纪,色谱法、分光法相继出现,生物碱的研究大大提速。
到2008 年,约有 12 000 种生物碱被发现。在对生物碱的研究
过程中,大量合成技术、分离技术被发明,一些新的药品被发
现。当时人们的化学和医药知识大大增多。许多化学家的工作,
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涉及生物碱。
为预防天花,各国开始推广接种牛痘并建立严格的标准,
开启了免疫学的经验阶段。巴斯德发现的减毒活疫苗进一步打
开了免疫学发展的大门。在对霍乱的调查和防范中,建立起了
统计学、流行病学,这为病因寻找做出了贡献。科赫的微生物
病原寻找原则至今仍在应用。路易 ·巴斯德(Louis Pasteur ,
1822—1895 )、罗伯特 ·海因里希 ·赫尔曼 ·科赫 (Robert
002
第1章近代新药发现:从尝百草式的经验阶段到近代科学兴起
Heinrich Herman Koch ,1843—1910 )等人,还建立起了微生
物学及细菌分类学,为抗生素 (抗锥虫病的砷剂、抗梅毒的
606 、抗细菌的磺胺)的大量发现打下了基础。基于此,我们的
新药发现就从天花疫苗说起。
从人痘到牛痘(近代免疫学的发轫):天花疫苗的发现
天花,英文smallpox ,意指小疹,相对于梅毒 (great pox )
而言。前者的病因是天花病毒,后者的病因是梅毒螺旋体。古
代人们不知道二者病因,因为天花主要患者是小孩子,梅毒这
种性病主要传染成人,就有了这样两个名称。
这两种疾病的不同点是,天花患者如果能够康复,便可得
到终身免疫力。美国首位总统乔治 ·华盛顿年轻时得过天花。
而我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