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功能的角色44管理策略性人力資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人力資源管理之功能與角色 1.1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2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1.3 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 1.4 人力資源管理功能的角色 1.5 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 Chapter 1 人力資源的意義 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的演進 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的重要性 人力資源功能的內涵 人力資源管理在組織內所扮演的角色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所面臨的趨勢與挑戰 人力資源管理者所需具備的才能 學習目標 1.1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3 什麼是人力資源? 定義 人力資源 (human resources),是指組織中人員所擁有的各種知識、技術及能力,以及這些人員在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互動網絡及組織文化等 。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2/3 人力資源的重要性 表1-1 人力資源的管理 長期以來,管理學者其實並沒有忽視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不過由於人力資源不易測量與管理的特性,在理論上也比較不容易有系統的分析與討論 。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3/3 容易 困難 測量難易度 股權、有價證卷與投資、應收帳款 財務資源 內涵 廠房、土地、設備、原物料 實體資源 商譽、品牌、顧客忠誠、產品線、配銷 通路、專利、商標與版權 市場資源 經營策略、管理實務、組織結構、技術 營運資源 教育、知識、技能、態度、行為、人際 關係、組織文化 人力資源 表 1-1 組織各種資源的內涵與測量難易度 資料來源:Jeffery A. Mello.(2006),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nd ed., Thomson, South-Western, p.7. 1.2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1/6 Adam Smith (1723-1790) 的國富論 利用分工 (division of labor) 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生產效率,增加工人的產出。 Max Weber及Frederick Taylor主張嚴密分工與專精化 (specialization) 以提昇效率的觀點奠定了基礎,也開啟了近代管理理論的一連串快速演進的過程 。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2/6 Max Weber的科層體制 認為科層體制是有效率的組織管理模式 。 特性主要有 : 1 明確分工 2 職位階層化 3 用人唯才 4 依法行政 5 公私劃分 6 永久雇用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3/6 古典學派 大概於二十世紀初 (1900~1930) 盛行 代表學者 Frederick W. Taylor的科學管理理論 強調效率的觀念,因此,他深信管理者可以透過科學管理的方式來使工作者對組織的貢獻最大化 。 Henry Fayol的行政管理理論 表1-2 Fayol的十四點管理原則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4/6 1.分工 將工作細分並明確規範,以使工作者的作業更有效率 2.權責相符 職務上的權力與責任應該要相符,不可分開 3.紀律 強調工作者的服從行為 4.指揮統一 命令應該由上而下傳達,每個工作者最好僅有一個指揮者 5.目標統一 組織應有一致的目標,並據以設計組織及管理相關的人員 6.團體利益優先 於個人利益 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相衝突時,應以團體利益為優先 7.報酬公平 雇主應該根據員工的貢獻給予報酬,使雙方都感到滿意 8.集權 組織集權傾向應該視環境而定,根據需要進行集權或分權 9.節制層級 組織運作必須仰賴層級鏈結環環相扣,但層級數量不宜過多 10.秩序 每件事物應該做適當的安排,井然有序,以增加運作效率 11.公平 尊重個別員工的意見,並且一視同仁,避免差別待遇 12.員工安定 應避免高度的人員流動,使其熟練的完成各項作業 13.積極主動 鼓勵員工主動創新的精神,激發員工的熱誠 14.團隊精神 強調員工之間的和諧氣氛,以便有效合作,達成目標 表 1-2 Fayol的十四點管理原則 資料來源: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合著 (20005),【管理學】,前程 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5/6 人群關係學派 約興盛於1930至1960間。 Elton Mayo--霍桑實驗(Hawthorne studies),研究結果發現團隊的互動及社會氣氛是影響工作績效相當重要的因素。 Chester Barnard--職權接受論(acceptance theory of authority)。 Douglas McGregor--X理論與Y理論。 1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演進 6/6 權變學派 F. E. Fiedler。 提出權變領導理論,認為組織為一開放系統,會和外在環境產生互動,只有分析領導者本身的人格特質或是行為,並無法完整解釋組織績效或團體表現,領導者和情境的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