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价格均衡-市场运作的基本规则.pdf

发布:2019-06-28约1.49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价格均衡 —我国价格体系的扭曲与完善 胡海鸥教授/博导 (2010/3/27) 一、政府干预偏离均衡 二、消费者均衡被扭曲 三、生产者均衡不到位 四、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 五、规范与完善我国市场运作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商品价格引导资 源合理配置,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可以促 进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政府的货币政策 可以将经济运行调节在期望的位置上。 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至今还没有完全具 有这样的功能,这就需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进 一步规范和完善我们的市场体制。 问题: 我国市场功能不健全的主要表现? 一、政府干预偏离均衡 按照市场经济理论,政府干预要移 动供给和需求曲线,而不能直接规定价 格。如压低房价和提高粮价的操作等。 我国95%的商品价格已经放开,但 是还有能源、金融、土地和劳动力等在 政府的控制下。直接规定使得我们在得 到短期好处的同时,付出长期的代价, 而且原来越沉重。 即便调节供求曲线,因为经济结构不合 理也会有很多弊端,人民币汇率就是个例证。 前27年我国在人民币汇率偏低上得到的国际 贸易好处,在后3年多的升值中被抹去很多 很多。 还有土地价格剪刀差,农民得到 少,市民付出多;劳动力价格低,是美 国、日本的4%,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 严重缺失;能源价格调整严重滞后于国 际市场,只是全体人民为大机构的决策 失误买单;金融产品的价格在政府的直 接控制之下,与资金的期限和风险价格 严重背离。 尽管这几个商品不算多,但是比重大,辐 射影响明显,这就会扭曲已经放开的市 场,价格决定就不在商品供求的均衡点 上,或者在扭曲的均衡点上,这样的商品 价格就不能充分反映商品的效用和生产成 本。以这样的价格来配置资源,难免会造 成误配和错配,表现为供大于求或求大于 供,整个价格体系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也相 去甚远。 P S1 S2 P 1 P2 D1 Q1 Q2 Q 为了降低房价,政府减税刺激供给 P S1 P2 P 1 D2 D 1 Q1 Q2 Q 政府买入粮食,提高粮价,避免谷贱伤农 按照市场规则的调控,管理层改变 均衡点,短期中负面影响有限,长期中 则会加剧供求的失衡。 1、我国的管理层则直接决定商品的 价格,使之偏离均衡点,这就加剧长期 中的求大于供。 P S1 P 1 P2 D1 Q Q Q Q 3 1 2 我国短期中汽油行政限价造成短缺 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