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尾叶桉、杂交桉无性系引种试验初报.pdf

发布:2017-05-28约1.08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尾叶桉、杂交桉无性系试验初报 龙勇明 (广西三门江林场,柳州 545005 ) 摘要:本文对在广西三门江林场测定的 6 个尾叶桉、杂交桉无性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初步 分析研究,发现它们均有较高的生长水平,林龄 44 个月时它们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到 3 2 31.34m /hm ,它们间的树高、胸径、蓄积生长量从林龄 8 个月到 44 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 但以造林编号为 3、5、4 的无性系生长较好;另外,无性系生长稳定性高,早期选择可靠 性大。本试验测定时间尚短,有待作进一步的观测研究。 关键词:尾叶桉;杂交桉;无性系;三门江林场 桉树是一类世界著名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的三大 人工林造林速生树种之一,已广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引种、栽培,我国是主 要的桉树种植国之一,华南地区是我国桉树主要栽培区,广西又是其中最主要 的栽培区。 广西三门江林场位于桂中柳州市郊。柳州市是广西发展桉树速丰林的一个 新区,适合许多速生桉树的生长,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很快,据 2005 年的森林资 源调查结果,桉树人工林面积达 1.99 万 hm2 ,占广西全区桉树人工林 53.36 万 hm2 的 3.73%[1] 。三门江林场地貌以丘陵为主体, 其中多为中、低丘, 一般海 拔 200 m 左右;土壤以砂岩、砂页岩发育成的红壤为主,土层中、厚居多,肥 力中等,适合种植多种用材树种,过去以松杉为主要造林树种,近期桉树种植 2 面积有较大增加,据 2003 年森林资源调查,桉树人工林为 1 152.1 hm ,占总 [2] 面积的 11.4 %,与前一期(1997 年)调查数据相比增幅较大 。 无性系测定是其选择的依据,三门江林场及其附近的柳州其它地方还未正 式开展过桉树无性系测定,选择无性系仅依据在其它地区的生长表现来确定, 缺乏科学性。为此,三门江林场与广西林科院合作,开展了有 6 个尾叶桉、杂 交桉无性系参与测定的试验,旨在为选择更适在三门江林场乃至柳州市生长的 无性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 本试验共有 6 个桉树无性系参与测试,分别来自巨尾桉(E.grandis × E.urophylla) 、尾赤桉 (E.urophylla ×E.camaldulensis) 、柳窿桉 (E.saligna × E.exserta)3 个杂交种和 1 个尾叶桉(E.urophylla)纯种,是广西林科院近几年来选 育出来的桉树无性系,多数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各无性系造林编号、主要形 态特征与母本树种见表 1。 表 1 无性系主要形态特征 无性系造林编号 主要形态特征 无性系母本树种 1 幼树树皮淡红色,叶片较厚、较宽,卵状披针形。 柳窿桉 2 幼树树皮淡红色,叶片较厚、较宽,卵状披针形。 柳窿桉 3 树体枝叶繁茂,幼林树皮绿色,叶片阔披针形。 巨尾桉 4 树体枝叶繁茂,幼林树皮绿色,叶片宽披针形。 尾叶桉 5 树体枝叶繁茂,幼林树皮绿色,叶片阔披针形。 巨尾桉 6 幼树树皮紫红色,叶片较厚、披针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