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节╲t前列腺癌.ppt

发布:2017-11-28约8.35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 前列腺癌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男科 吴天浪 一、定义 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部的恶性肿瘤。 常见于老年男性,其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 它是一种独特的肿瘤,早期难以发现,晚期多有淋巴系统转移及骨和肺转移。 二、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它位居欧美男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中国、日本及前苏联国家最低。 美国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占美国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 加拿大癌症协会估计: 27名加拿大男子中,有1人死于前列腺癌。 去年在加拿大,4,400名加拿大男子死于前列腺癌。 患前列腺癌的名人 鲍威尔是美国退役四星将军,在1989年至1993年期间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在海湾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从2001年起担任布什政府的国务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 创作了《猫》《歌剧魅影》等经典音乐剧、被誉为“当代音乐剧之父”的英国音乐大师安德鲁?韦伯 前美国总统候选人克里(John Kerry) 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中国1993年发生率为1.71人/10万人口, 2000年 为4.55人/10万男性人口。 中国台湾地区1979年仅有98位新病例; 1995年已上升至884位, 2000年有635人死亡。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 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小于39岁的个体为0.005% , 40~59岁年龄段增至2.2%, 60~79岁年龄段增至13.7%。 高峰年龄为75~79岁。 因此,50岁以下男性前列腺癌患者很少见,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呈指数增长。 危险因素: 高动物脂肪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维生素E、硒、木脂素类、异黄酮的低摄入。 植物雌激素主要有3类:异黄酮类、木脂素类和香豆素。 异黄酮类在大豆及豆制品中的含量最高。木脂素在亚麻、谷类、一些含油种子、水果和蔬菜中含量较高 职业与环境因素:前列腺癌的发生与接触镉有关,生活和环境的变迁也影响前列腺癌的发生率。 感染:由于前列腺炎的慢性炎症刺激,包括细菌、病毒及衣原体感染可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上升。 防癌因素: 阳光暴露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 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 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绿茶可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因子。 三、前列腺癌的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 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四、前列腺癌的诊断 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 1.直肠指检(DRE)? 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DRE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DRE可能影响PSA值,应在PSA抽血后进行。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 PSA 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可以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1)PSA检查时机: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DRE、PSA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 国内: 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进行常规PSA和DRE检查, 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 ? (2)PSA结果的判定: 血清总PSA(tPSA)>4.0ng/ml为异常。 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 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于25%左右。 国内一组数据显示血清总PSA 4~10ng/ml时,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15.9% 游离PSA (free PSA,fPSA):fPSA和tPSA作为常规同时检测。 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 ??? 前列腺穿刺针数:研究结果表明,10针以上穿刺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10针以下。 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