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光能的色素及结构说课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河北师范大学田家炳中学
李燕
一、说教材
(一)内容和地位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的第四节,是本节的开篇。主要内容为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方法。本节内容是对细胞结构知识的提升,光合作用始于色素捕获光能,所以又是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完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实验说明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特点,从中习得相关操作技能、提升动手能
力。
(2)通过制作叶绿体的模型,详细描述叶绿体的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建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 难 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突破方法:(1)通过观看视频,说出提取色素的方法。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结果,详细描述滤纸条上色素的种类及特点。
(3)通过制作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的模型,详细描述叶绿体的结构。
二、说教法
问题情境法 讨论法 实践教学法
三、说学法
确立依据:
调查表明:兴趣对于人的认知活动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本节选取了学生最感兴趣的3种学习方式:
“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的体验式学习。
其次是“看录像”的接收式学习。
再次是参加“小组学习” 的讨论式学习。
四、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预习学案、准备10组实验器材、材料用具(水绵、三棱镜、强光手电筒、黏土若干、植物生长补光灯) 把学生分成10组
学生准备:依照学案完成课前预习,主要是“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步骤的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黏土制作一个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的模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和画面情境,导入问题:叶片从绿色变为黄色,叶片中的物质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补充在光合色素发现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
根据经验出 融入中国元素,弘扬中国文化,承担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与上课时的时节相符,贴合学生的实际。 注重生物学史的学习:了解生物学史能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1、播放色素提取实验的视频片段,总结提取色素的关键步骤。
2、学生完成叶绿素分离的试验。实验方案设计思路:采用正常色素提取液和异常色素提取液分组对照实验的方法,实验方案及预期结果如下:
正确提取组:
采用正确的实验材料试剂,经层析后得到清晰分离的色素分离条带。
错误提取组1:
用水做溶剂提取不到绿叶中的色素,分离之后没有色素分离的现象。
错误提取组2:
没有加入CaCO3 试剂组提取液呈黄绿色,且分离出的叶绿素条带明显较浅。
错误材料组:
用黄色叶片做材料分离出来的色素带,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不明显。
3、实验结果总结及原理分析
①为什么用层析液可以将不同色素分离开来?
②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③假如层析液没过了滤液细线分离色素能否成功?
4、问题滤液实验组的查找及成因分析
分析甲乙丙三名同学不同实验操作
情况,将错误的实验步骤、提取液颜色、及分离结果的图片进行匹配,并且分析原因。
5、展示分光光谱图及色素的吸收光谱图片并提问:
①色素放
②吸收光谱与分光光谱的对比能说明什么?
6、指导阅读教材图5-1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新知】
利用老师所给材料,分小组完成色素的分离实验。等待实验结果呈现。
观察自己小组及其他小组滤纸条上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宽窄等特点。
通过“错误连连看”
的方式,观察分析找到错误操作所对应的滤液、结果,分析原因。
仔细观察分析屏幕上的。
总结色素吸收光谱的特点。
实验过程中设置悬念,提取色素的原理是通过学生用水提这组错误的结果来得出;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正确选择实验材料的原因,都是通过里面暗藏的错误实验结果来得出。增加了趣味性,加深了印象。也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在做实验时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正确使用试剂、正确操作才能得到预期结论。最后的对“错”入座也让他们自己揭晓谜底。
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