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
综合课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守法并不仅仅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两个方面的结合
B.守法通常指遵守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包括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C.一个社会能否普遍守法与社会道德水平有密切关联
D.守法的范围与一个国家的法律渊源密切相关
2.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不同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但对杀人罪、贪污罪、渎职罪等的规定却是相同或相近的,这说明
A.相同的经济基础可以产生不同的法律形式和结构
B.不同的经济基础可以产生相同的法律形式、结构和若干规定
C.某些法律具有一定的先导性
D.某些法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3.下列对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法律关系
B.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态
C.某领域的社会关系一旦经法律规定,就必然在主体间产生具体的法律关系
D.法律关系是主体之的合法关系
4.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指出,《刑法》第410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5.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由若干法律部门构成。下列选项中不构成法律部门的是
A.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B.票据法
C.行政法 D.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6.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下列表述中没有体现这一原理的是
A.法律规范必须要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
B.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为立法指明方向
C.加强法律调整有助于弥补道德调整的不足
D.道德对法律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7.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为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下列选项中不被包括在内的是
A.河南省的地方性规范
B.深圳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C.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例
D.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或我国加入的并生效的国际条约
8.吴某根据律师法得知取得律师资格的必经程序,因此他开始复习准备参加国家司法考试。他的行为体现了法律的
A.教育作用 B.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预测作用
9.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法治国家应实行
A.君主政体 B.民主政体
C.专制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
10.在我国,一个法律案要形成法律必须经
A.全国人大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常设机构审议通过
C.全国人大主席团审议通过
D.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审议通过
11.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
C.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D.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之后
12.关于法治问题有如下观点:①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高权威;③中国建立法治国家,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④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的正当性。下列哪一选项所选观点是错误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深圳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第4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不得以禁上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名称、别称、图案制作招牌、菜谱招徕、诱导顾客。”这一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刑事法律规范
14.法对生产力发性作用一般通过一定的中介,这个中介是
A.国家 B.生产关系
C.社会 D.阶级
15.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的政策有密切联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起着指导作用
B.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的政策起着指导作用
C.党的政策对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D.社会主义法对共产党的政策起着制约作用
16.被马克思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