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钟实验报告-xx伟.doc

发布:2016-06-04约7.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 前言 2 设计要求 3 数字钟设计原理 3.1 功能指标 3.2 硬件电路设计 3.3 软件设计 4 51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连接 5 程序设计 5.1主程序 5.2中断服务子程序 5.3 显示子程序 5.4 按键服务子程序 6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7 注意事项 8 感想与体会 1.前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由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T0定时器进行50ms定时(20次即为1秒钟),此时进行时间的计算让“秒”寄存单元加1。当秒的加到60时则进行“分”寄存单元的加1。当分的寄存单元加到60时则清零,同时让“时”寄存单元加1。当时加到24(一天)时则清零,重新开始一天的计时。就这样单片机就精确地实现了计时功能,且每天的时差不大于30s。 校时校分功能:按键按下使对应的I/O口为低电平,控制服务子程序执行时、分自加功能。 跑秒功能:当按键按下时,时分显示器清零且变成四位秒表,前两位为秒计数,后两位为毫秒级,并有暂停功能。 闹钟定时功能:用校时校分按键将时间调到一个时间上,此时按下功能键则系统将这个时间保存,然后将时间调到当前时间,当时分到达保存的数值时,二极发光管点亮,并且有熄灭功能键。 时钟清零功能:按键按下时,时分秒所有寄存单元清零,重新开始计时。 3.2 硬件电路设计及作用 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及部分资料,确定使用的一些器件,并收集这些器件的使用方法和相应的功能。 1.单片机引脚图 VCC ——运行时加+5V GND ——接地 XTAL1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及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 XTAL2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自激振荡器 RST ——复位输入,高电平有效,在晶振工作时,在RST引脚上作用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WDT溢出将使该引脚输出高电平,设置SFT AUXR的DISRTO位(地址8EH)可打开或关闭该功能。DISRTO位缺省为RESET输出高电平打开状态。 P口——P1、P2、P3口是一组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0口没有内接上拉电阻,故需要外部接上一排阻充当P0口的上拉电阻。可以用P口接按键来实现外加功能。 2. 7407驱动器 六驱动器(OC高压输出) 74LS07 74LS07逻辑图 74ls07具有稳压驱动作用,可以通过74ls07驱动器来驱动四位数码管。 3.七段数码管 所使用的数码管为共阴极,使用时将四个数码管的公共端通过74ls07连接到单片机对应的P2口,从而用P2口来点亮相应的数码管,即P2口输出为低电平时,对应的数码管点亮;将其他段选信号脚接到P0口,当P0口部分端输出为高电平时,则点亮相应的字段。 3.3 软件设计 对于定时器服务子程序,设置TH0=3CH,TL0=0BH,从而产生50ms的脉冲,中断20次时秒加一,当秒加到60时清零且分加一,当分加到60时清零且时加一,当时加到24时清零,重新开始计时。 对于按键的处理,为避免按键的抖动,采用消抖处理,即进行两次采样 KEY: JB P1.2,RET ACALL DELAY JB P1.2,RET . . . 字库的选择,根据端选引脚(hgfedcba)与P0口连接情况进行汇编,若hgfedcba依次与P0.7—-P0.0相连,则0可表示为:3FH。为了焊接的方便,现将引脚连接如下: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2.0 P2.1 P2.2 P2.3 a f g b e d c h 2 4 1 3 可以得到相应的字库为: 0 1 2 3 4 5 6 7 8 9 7BH 48H 3DH 6DH 4EH 67H 77H 49H 7FH 6FH 1.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定时器T0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4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图 硬件原理图如下 硬件连接原理图 (2)硬件安装图如下 5.程序设计 源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