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分解.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理论与计算方法 ;1.事故
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的、非预谋性的意外事件
(1)范围广,包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
(2)会带来损失;
(3)非预谋性
2.事故损失
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毁坏、时间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等;3.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与事故直接联系的、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
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
4.事故间接经济损失
与事故间接联系的、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
能够用货币进行量化
5.事故直接非经济???失
与事故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
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6.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
与事故间接联系的、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损失
不能够用货币直接进行量化
7.事故直接损失
指与事故直接向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估价的损失。包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2.按损失的经济特征划分:经济损失与非经济损失;事故损失分类特点;国际上关于事故费用的研究,经历了以海因里希(Heinrich,1930)-西蒙兹(Simonds,1956)-安德列奥尼(Andreoni,1986)-英国卫生与安全管理局(HSE,1994)为阶段性代表的七十余年。每一阶段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一、海因里希法(间接费用法);海因里希间接事故损失项目:
1.负伤者的时间损失;
2.非负伤职工花费在受伤者身上的时间损失;
3.工长、管理干部及其他人员花费在事故上的时间损失(如调查事故、提交事故报告、寻找替代者等)
4.救护人员、保险公司相关职员的时间损失
5.机械、工具、材料及其他财产的损失;
6.因生产阻碍而不能按时交货的罚金、相关的损失;;7.职工福利保健制度方面的损失;
8.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由于工作能力降低而在一定时间内照付原工资而遭受的损失
9.负伤者工作能力降低,不能使机械全速运转而遭受的损失
10.事故发生对其他操作人员士气、工作热情的降低带来的损失
11.对负伤者即使停工也要支付的照明、取暖等保健费用;步骤:
1.把“由保险公司支付的金额”划为直接损失,“不由保险公司补偿的金额”划为间接损失;
否定了海因里希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1:4的结论;
提出以平均值法计算总损失;(1)非负伤工人由于中止作业而引起的费用损失;
(2)受到损毁的材料和设备的修理、搬运费用;
(3)负伤者停工作业时间没有得到补偿的费用;
(4)加班劳动费用;
(5)监督人员所花费的时间费用;
(6)负伤者返回车间后生产减少的费用;;(7)补充新工人的教育和培训费;
(8)公司负担的医疗费;
(9)进行工伤事故调查付给监督人员和有关工人的费用;
(10)其他特殊损失,如设备租赁费、解除合同损失、招收新工人费用、新工人操作引起的机械损耗费
西蒙兹方法评价:
(1)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2)事故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更贴近实际
(3)受到了美国“全美安全协会”等机构的支持,被广泛采用;计算公式
事故损失L=保险公司负担的法定补偿费用Ⅰ+公司负担的法定补偿费用Ⅱ+法定补偿以外的费用支出Ⅲ+事故造成的人的损失Ⅳ+事故造成的物的损失Ⅴ+生产损失Ⅵ+特殊损失费Ⅶ;Ⅱ. 法定补偿费用(公司负担部分,歇工4天以下的歇工补偿费); Ⅳ. 事故造成的人的损失;Ⅴ. 事故造成的物的损失;Ⅶ. 特殊损失费用;L8 对新录用的工人多花的培训费等
L9 因工伤而引发的事故损失
L10 对第三者的补偿、探望、酬谢费
L11 恢复生产所需的金融对策费和利息负担
L12 其它伴随事故发生而由经营者负担的经费
Ⅶ=L1+L2+…+L12;四、国际劳工局安德列奥尼方法;2.企业运营阶段费用;3.与生产损失关联的财政损失;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
标准把事故经济损失划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前者包括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各种善后处理费和受损财产的价值;后者包括因事故影响而造成的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损失的价值;(1)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停产和减产价值、工作损失价值、资源损失价值、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补充新工人的培训费用、其他损失价值;2.理论计算方法;(1)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的计算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A
=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
材料、产品等流动资产的物质损失+
资源遭受破坏的损失价值
1)设备、设施、工具等固定资产的损失L设
固定资产全部报废时,L设=资产净值-残存价值;
固定资产修复时,L设=修复费用×修复后设备功能影响系数;2)材料、产品等流动资产的物质损失L物
L物=W1+W2
W1——原材料损失,按帐面值减残值计算;
W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