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案1 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人们要全家团圆,贴春联,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中秋节,人们吃月饼,赏月。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 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提示 走进生活 七夕节、重阳节、元宵节等。家乡习俗根据学生家乡特色列举回答。如北方过年会有扭秧歌、踩高跷等表演活动,南方则会表演舞龙舞狮…… 目标导航 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2.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重点) 3.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意义。(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 当堂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 体验成功快乐 互动探究 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击思维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中的、具有相对 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 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 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 现实生活 稳定性 精神生活 基本形式 凝固的艺术 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 ,是中华民族 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具有深刻影响。 文化内涵 灿烂文化 价值观念 社会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 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同时,它的 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 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 2.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 (1)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如果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____ 的消极作用。 相对 基本特征 具体内涵 民族 民族风格 精神纽带 社会生活 精神 一成不变 人的 发展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1)对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 ,克服传统文化的 ,才能兴旺发达。 (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 ,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全面发展 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正确态度:“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1)保持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 要求的、 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 。 (2)改造剔除: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______ 东西,必须“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取其精华 批判继承 社会发展 积极向上 发扬 腐朽的 移风易俗 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要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中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继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所以,不要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指历史中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乡愁”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保护好古村落有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1.判断 (1)传统文化就是指历史中的文化。( ) 思维提升 提示 × × 提示 × 提示 2.思考: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已经过时了吗? 判断文化过时与否,要看它能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这时它就是不过时的;反之,它就是过时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