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PAGE2
文学阅读与写作(一)
单元学习主题
自然情怀
自然是万物的母亲,她赐予人类生命;
自然是美的化身,显得那样神奇;自然是无言的智者,带给人类才智。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思想感情,就是自然情怀。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皆为写景抒情名篇,描写了作者眼中的大自然,呈现了自然美。作者还在文中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融入到自然美景中,或表现自己的心情,或表明自己的人生感悟,或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反映自己的情怀。
单元学习任务
单元学习情境
荷塘月色
九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朱自清先生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在月下荷塘边闲逛,望望天上明月,看看月下荷花,闻闻淡淡荷香,明月是那样的远、透亮而圣洁。放眼望去,池塘中一大片盛开的荷花,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里。作者的一腔心绪凝聚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平生操守在这里坦白,在自然而和谐的月色中品尝短暂摆脱现实的淡淡的喜悦,让我们与朱自清先生相约月下的荷塘,倾听他那支“颇不安静”的心曲。
故都的秋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多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多数,写秋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波,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又从青岛赶到北平,他不过想尝一尝故都的秋味。那么故都的“秋”究竟有哪些味道?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故都的秋味。
*囚绿记
肉体可以被束缚,灵魂却无法被拘留。被囚在屋中的藤蔓仍旧渴望着外界的自由与阳光。它的枝条“照旧伸长,照旧攀缘,照旧舒放”,但“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绿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正如作者陆蠡所说,“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是一种过失。但是,那借绿色比方的“葱郁的爱和华蜜”“猗郁的年华”让“我”无法自拔。那生气勃勃的绿,为“我”作着无声的歌颂,装饰了“我”过于抑郁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