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创高杯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创新高级中学2024年下学期创高杯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发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里耶秦简是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官署档案,记载时间为始皇25年至二世元年,内容涉及政令、上下公文、司法文书、赋税、徭役、军爵等文书。文书形式包括书传类、律令类等多种形式。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
A.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B.法律制度异常严苛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行政制度较为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从题干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行政活动中文书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涉及到政治命令,经济管理,司法管理和军事方面的一些规定,说明当时的行政管理的事情比较多,行政制度是比较系统的,D项正确;题干信息并未涉及地方势力较为强大,排除A项;题干中的秦国的书简并不是法律的表现,无法得出法律制度异常严苛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里耶秦简中关于选官制度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中古西欧初期,战乱不休,国王和贵族往往蓄养武装家丁,进行自卫或攻击。这些武装扈从被授予土地,授予土地者为封君,接受土地者成为封臣。封君要保护封臣,封臣则以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形式效忠封君。这表明封君封臣制度旨在()
A.形成政治联盟 B.维系统治秩序 C.增强作战力量 D.建立契约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基于中古西欧初期战乱频发的背景,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所以这套制度最终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B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是上下级隶属的关系,依从性是比较强的,并不是简单的政治联盟,排除A项;增强作战力量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封君封臣制度的终极目的,排除C项;建立契约关系只是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希望通过封君封臣制度来打造利益共同体,进而维护统治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
3.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后,弗吉尼亚州议会通过决议,声明各州通过宪法契约建立了联邦政府,只授予其有限的权力,剩余的绝大部分权力由州及其人民保留。当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未授予的权力时,各州有权宣布联邦法令违宪。该决议()
A.扩大了州政府的权力 B.体现了联邦制分权原则
C.彰显了各州独立平等 D.革除了邦联体制的弊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7年(美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授予合众国的权力由联邦政府行使,其余权力由各州政府或人民保留,这一规定体现了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分权制衡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美国的联邦制分权原则,没有反映州政府权力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中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是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间的制衡关系,各州是否独立平等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表示,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革除了邦联制,开始实行联邦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制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够为此说法提供依据的是()
①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②中国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④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能够证明是新中国的外交年,①正确;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能够证明是中国的外交年,②正确;1954年颁布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能够证明是中国的法制年,④正确,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1950年6月14日至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讨论由中共中央建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与材料时间不符,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5.下图为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图,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国企改革的全面启动
C.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D.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