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docx

发布:2025-03-22约3.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内容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XX页。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紧密相连,学生已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加减法运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运算,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加法运算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学习,发展数感,理解数的顺序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通过进位加法的练习,学生将学会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确保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即当两个加数相加的和超过10时,需要进位。

-重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步骤,包括先相加个位数,如果个位数之和大于等于10,则将十位数加1,并保留个位数的个位。

-通过实例学习,如7+8=15,让学生明白个位数的进位是如何发生的。

2.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需要从直观的直观操作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符号。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混淆个位和十位的进位,例如在计算9+7=16时,需要学生理解个位数的进位和十位数的增加。

-学生在处理多位数时,可能难以正确地将进位加到下一个更高的位上,如计算18+5=23时,需要准确处理个位和十位的进位。

-教师需要通过多次练习和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进位加法的直观模型,并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活动来加强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以便于跟随课堂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关的图片卡片、计数器等实物教具,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表,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进位加法。

3.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清晰的板书区域和分组讨论区,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遇到加法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种特别的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展示一些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加法场景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购物找零、分蛋糕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进位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简短介绍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这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2.20以内进位加法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定义,即当两个加数相加的和超过10时,需要进位。

详细介绍个位和十位的加法规则,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展示个位进位后的计算过程。

3.20以内进位加法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20以内进位加法案例进行分析,如9+6=15、17+3=20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进位加法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20以内进位加法的案例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案例的加法过程,分析个位和十位的进位情况。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案例的加法过程、个位和十位的进位情况等。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20以内进位加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20以内进位加法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进位加法。

7.课后作业布置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几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并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蛋糕等。鼓励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使用学到的知识,并将学习成果与家人分享。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