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及答案.doc

发布:2016-08-05约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高教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试论重庆新兴齿轮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姓 名: 颜其朴 准考证号: 010404400243 指导教师姓名 左金隆 职称 考生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邮编 400047 电话 专业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主考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2010年 月 日 试论重庆新兴齿轮公司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 重庆师范大学自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2008级周末班 学生姓名颜其朴 指导老师左金隆 摘 要: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得企业。然而,目前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在国有及集体企业人才流失在20%左右,在民营企业人才流失更是高达50%以上。本文通过对重庆新兴齿轮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原因追溯,从而得出了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新兴齿轮 人才流失 问题 对策 一、重庆新兴齿轮公司人才流失问题现状 重庆新兴齿轮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摩托车及通用机械齿轮专业化生产的民营企业,成立于1993年,年产值近5亿元,现有员工1500余人。 (一)人员构成现状 从人员来源分析,有80%左右的农民工,是当地典型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大户。从人员年龄结构分析,30岁及以下的年轻人占了近60%,80后、90后的年轻职工成为了企业的主力军。从文化程度分析,初中及以下人员占了总人数的55%左右,新时期的“文盲”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与革新的一大阻力。 (二)人才流失特点 2009年1-12月,公司平均职工人数1540人,全年人员流失共955人,流失率高达 62%。一年内新员工流失650人,占流失总人数68.1%;一年以上老员工流失305人,占流失总人数的31.9%。老员工流失中,又有多达220人的熟练工人和技术、管理人才流失,占老员工流失总人数的72.13%。 1.新员工稳定性差,流失率最大 新员工到企业后有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少则3-5个月,多则1年以上。这个适应并不仅仅包括适应工作岗位要求,而且要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的文化以及所面对的人际关系等。新员工由于他(她)对企业环境的不熟练,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和以前较好的情况进行对比,若不如以前,员工往往会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意。这时公司若不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他(她)们的怀旧情绪就会与日俱增,离职就是迟早的事情了。重庆新兴齿轮公司2009年一年入职的新员工离职率高达68.1%,如此高的离职率不仅大大浪费了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由于人员不足延误生产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2.熟练工人、技术及管理核心人员流失较大 新员工在企业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好功夫后,他们就成为了熟练的产业工人,而且有一部分人晋升为了公司的技术或管理骨干,这部分人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发展来讲相当重要。如果不能保留住这一部分员工,即使企业总流失率的数值再低,对企业也是没有价值的。重庆新兴齿轮公司2009年老员工离职有72%左右的人员属于这类人群。 3.人才向竞争对手流动,尤其是向行业领导者企业流动 重庆新兴齿轮公司属于齿轮制造加工类企业,专业性相对较强,比如滚齿操作工、剃齿操作工、磨床工、数控车床工等,由于行业所限,他(们)的流动主要是流向同行业,尤其是流向行业领导者企业。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了解竞争对手,根椐竞争对手企业或行业巨头企业制定适合企业特点的薪酬激励和员工发展战略显得非常必要。 4.部分岗位人员流动一直居高不下,少数岗位缺乏流动 从人员流失的岗位来分析,部分岗位长期流动,如外圆磨床工、滚齿工、抛丸工等,而内圆磨工、内珩工、铣床工等除员工生病、家庭原因等流失外,基本上流动很少。据分析,流动频繁的岗位一般表现为劳动强度大、产品换型多、停工待料多、收入起伏不定。而流动相对较少的岗位,收入都较稳定,劳动时间及强度相对均衡。如何解决长期流动岗位人员的问题,是我们解决人才流失的重中之重。 二、重庆新兴齿轮公司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一)机械行业特点因素 一提到机械类行业,大家就不免和工厂里满身油污,手拿冰冷坚硬“铁疙瘩”的工人联想到一起,机器轰鸣声挠耳,铁屑飞溅伤人等。虽然现代机械制造业从环保、劳动保护方面作了很大的改善,企业更加注重了员工的职业健康保健工作。但员工成天与冷冰冰的机器、铁屑、各类油水打交道,这是难免的。员工双手往往会接触各类油水、切削液、皂化液等,皮肤容易过敏腐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