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更新维护规范编制说明.doc

发布:2024-10-26约2.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更新维护规范》编制说明

项目背景

我国水资源呈现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水平的25%左右。目前我国地表水Ⅰ~Ⅲ类水体占84.9%,重点水利工程水体部分监测断面处于营养状态和富营养状态下;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断面中地表水达标率为92%,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锰是主要超标项。农村饮用水水源分为两类,一种是地表水水源,如江河湖水;一种是地下水,如钻井取水。原水水质由于水源地的不同会出现较大区别,特别是地表水水质与水源地环境联系紧密,呈现出多样化特点,相对于地下水而言更普遍的存在浊度、有机物较高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农村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膜处理设备的更新和运维,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供更加安全、清洁的饮用水,确保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膜处理设备的运维更新,不仅提升了农村供水的质量和效率,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环境的改善,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膜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应用,膜处理设备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源和水质条件,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供水保障。膜处理设备在应对处理农村不同类型水污染问题的针对性及处理效率上更高,且具有分离过程简单,稳定高效、能耗低、运行管理和操作灵活、对水源要求较低、绿色环保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处理上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维护与更新不仅提升了农村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增强了公众对饮水安全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形成了共同维护农村饮水安全的良好氛围。

2.工作简况

2.1立项计划

根据浙江省产品与工程标准化协会《关于城市再生水河道生态补水技术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的立项公告》(2024年第64号)文件,本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批准立项。立项名称为《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更新维护规范》。

2.2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中心。

2.3主要工作过程

2.3.1明确标准起草人员和工作计划

2024年08月10日组建标准起草小组,明确各参与单位或人员职责分工、研制计划、时间进度安排等情况。

2.3.2起草标准初稿

2024年08月15日至08月20日,编制小组收集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维护与更新相关资料,确定标准初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024年08月21日至08月30日,编制小组对文本内容进行讨论,对编制大纲做出了调整。

2024年09月02日,标准立项成功。

2.3.3修改标准稿

2024年09月30日,编制小组对文本内容进行讨论,对编制大纲做出了调整。

2024年10月15日,编制小组组织讨论会,会议对文本内容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向,会后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2.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主持标准编制工作和标准文本编写及文本语句修改。

3.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

3.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兼顾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适用性的原则,严格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在编制过程中,主要依据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7218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CJJ58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3.2主要技术要求的依据

4.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

本文件编制主要参考和引用了我国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及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在本文件编制过程中,对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维护与更新的相关标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按照本文件编制的需要进行分类和重新定位,确定在本文件编制中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的标准。通过对现行技术规范中相关相关的技术条款的分析、梳理和研究,系统总结出农村饮用水水站膜处理设备运行维护与更新方面的规范性要求。目前对应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有: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和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GB/T43824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

5.定量、定性技术要求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验证情况

6.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7.预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及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

等建议

(一)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本文件的编制,旨在促进农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