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浅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浅谈
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浅谈
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浅谈
来源:《教育界》2021年第01期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原理和规律进行识字的教学方法,是国家教育部推荐的七种主要识字方法之一,被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吸收。运用这种方法,儿童能够牢记字的结构,了解汉字的音、形、义,加快识字的速度,并使儿童获得汉字文化的熏陶。2021年3月20日,由我县教研室领导牵头,我校很荣幸地申报到了字理教学研究课题《加强字理学习 传承汉字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此课题属于省级总课题下的子课题,由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黄亢美教授带头研究。通过近一年半的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与实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字理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实物,让学生解析字理
事实上,很多汉字都是对生活中某个事物的描摹。对于这类汉字的学习,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实物教学法。因为学生在亲自观察实物的特点和汉字的结构后,才会深化他们对生字的记忆并帮助他们养成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的好习惯。还记得在教学生学习“伞”字时,我特意选择在下雨天,当我撑开一把雨伞,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很疑惑,我直奔主题,引导孩子们对雨伞的形状仔细观察。“老师,我看到?伞?字了!?伞?字就像一把雨伞,上面的?人?是伞面,中间的两点和一横分别是伞架和伞撑,中间一竖是伞柄!”一个孩子脱口而出的话引得其他同学频频点头。又如教“爪”字时,我先让孩子们课前回家观察自家养的小鸡的爪,课中幻灯出示鹰爪引导学生联想鸡爪、鹰爪的形状,学生很容易地就掌握了“爪”字。观察实物解析字理的方法,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经历了丰富的联想,学生开始主动将识字学习与生活中的实物结合起来,这样记起字来既准确又有效!
二、动作表演,让学生体会字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如表示动作的字),选择形象活泼的演示法,通过体态语言再现动作,将字形与字义建立在学生的联想之上,从而活跃了课堂氛围,将枯燥的识字过程再一次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对汉字字形印象深刻,逐步培养了他们的洞察汉字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源于一次“临时”的识字教学。有一次课间里,我和孩子们在读《狗熊掰棒子》的故事。读到题目的时候,他们就被难住了,没有见过“掰”不会读。直接告诉他们吧,但是害怕字音留给他们的印象不深刻,时间长了就忘记了。于是我拿起一支粉笔,演示掰断粉笔的动作。观察这个动作后,一个学生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您用双手把这根粉笔分成好几段,而这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手?,中间是?分?,所以我猜这个字念?bāi?,对吗?” “老师很高兴,你不仅会读这个字了,而且你还学会用字理分析汉字了!你真厉害!”于是孩子们高兴地开始做“掰”的动作。我想他们在反复的动作中,通过感悟字形和字义的联系,对于“掰”字的理解一定比直接得到答案要深刻许多。又如教“扫”字时,可用人手提笤帚扫地的动作演示;教“坐”字时,可让两位学生在地上做席地而坐的姿态来理解字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