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找快乐﹒教学设计反思.doc

发布:2017-05-10约3.2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找快乐》教学设计 牡丹江市东华小学 高安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体会小山羊找快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学会发现快乐,感受快乐,做快乐的人。 2 培养与人交流的愿望和积累词语的习惯。 3 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山羊的心理变化。 2 体会山羊妈妈的话。 教学流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心情笔筒,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心情,你抽出里面的一个,然后表演给大家看。(指名几名学生抽出其中的心情纸条,并表演一下)。 你最喜欢那种心情? 师过渡;小朋友们,小找到了快乐,也有了自己的快乐,那在你们的生活中又遇到过哪些快乐的事情?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快乐。(指名说自己的快乐) :是啊,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交到了一个新朋友,学到了一项新本领,被老师表扬了,被家人夸奖了,都是让我们高兴的事。 学会调整自已的情绪 ?生活中总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有时候还会遇到不开心的时候。,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有哪些秘方能让自己拥有快乐? 本节课从“学生与自我”切入,引导学生去寻找快乐,与同学分享快乐,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快乐的真正含义,懂得如何获得快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由于快乐是一种心理因素,内心感觉,因此,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真情对话尤为重要。活动中,我特别注重以情激情,把快乐带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心境,鼓励学生一同分享自己的快乐,并在愉悦的心境下升华对快乐的认识。例如,课前通过简单有趣的绘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在学生分享快乐时,我注意倾听,感同身受,积极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活动始终在轻松、和谐、充满心灵碰撞的氛围下进行,课堂洋溢着欢声笑语。活动对老师,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二、拔动心弦,深度探究 如何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标志。就这节课而言,要引导学生对快乐的真正含义有所感悟,需要教师注意倾听,善于发现,及时捕捉珍贵的课堂资源,启发、点拔学生挖掘自身的快乐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对快乐的认识有所提升,让学生懂得快乐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思想情操的外在体现。例如,…… 三、抚动心事,真心共勉 第三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把烦恼的心事写在彩色纸上,再抽出若干事例来让学生讨论,目的在于尊重、保护学生的隐私,抚平学生心中的烦恼。之后让学生替别人排除烦恼想办法,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真心共勉,学会如何积极面对生活中的烦恼,进而想办法解决。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烦恼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同学的建议是中肯的,充满真情实意。整个活动和谐有序,情满课堂。尤其是,提出 烦恼的学生,听完同学的建议后,我发现他 。因此我认为,这一活动环节的实施,学生收获很大,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唤起学生的共鸣。 四、课堂延伸,再度实践 没有“生成”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一节好课,应该留给学生继续探索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词尽而意更浓的感觉。因此,活动结束时,我要求学生为别人彩色纸上的烦恼想解决的办法,既是充分挖掘课堂资源,引导学生再度实践探究,学会创造快乐,也是为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留下一个省略号——学生与我到底获得了什么呢?这节课,这短暂的40分钟,学生与我无疑是快乐的,那么,明天,他们是否依旧和我一样在寻找着新的快乐呢?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墙上爬行,专吃蚊蝇;尾巴易断,断了再生。(壁虎) 2、学生猜出后,出示图片:这便是小壁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 3、一齐来听听这个故事:(播放课件师配音) 二、初读课文,熟知内容: 师:这个故事很精彩吧,想不想,也象老师这样给故事配音,读完课文,你就等做到。 ①、读正确: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边读边画出自然段。 ②、读流利:再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畅。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看书:读正确、读流利) 师:课文已经读了三遍了,谁来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 三、深入学习,读出感情 师:只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不够,要能够读出感情,才能做个合格的配音。 1、要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要在第几自然段中找答案? ①、指名读1、2自然段。 ②、读后判断: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A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断的,B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住后自己挣断的) ③、如果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有怎样的后果? 从这里可见,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作用?(板书保护自己) 2、师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啊,小壁虎想:向谁去借一条尾巴呢? ①、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