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第五章 中西方思维比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五章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要求: 1.了解什么是思维、思维方式 2.掌握中西方思维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3.掌握如何看待中西方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 1.列举影片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差异的内容。 2.为什么会造成这些差异和冲突? 3.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和冲突的。 《刮痧》刮出了什么? 以利害权衡代替是非判断。事实不重要,诚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利大还是害大。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进法国海关时不要把中文的日程表拿出来,因为我们申请的理由和实际日程是不一样的。移民官问话时,要按照我教给大家的话去说,千万不要说错了。 这个软件与法治不能兼容,因为法治要求正义公平;与商品经济不能兼容,因为商品经济要求诚实信用。 不同文化的冲突,不同思维方式的冲突。 冲突的直接原因是用西方的文化无法理解中医。 思维 是人类反映、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它与感觉不同,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方式 是不同的社会群体的思维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即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样式。 原始思维 以拟人化为特点的具体思维 古代思维 带有朴素直观和猜测性的整体思维 近代思维 以分解为特点的形而上学思维 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 现代思维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 原始思维:以拟人化为特点的具体思维 古代思维:带有朴素直观和猜测性的整体思维 近代思维:以分解为特点的形而上学思维 现代思维:唯物辩证法的思维 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 西方思维方式几乎走过了人类思维方式发展的各个阶段,而尤其是近代思维方式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则以古代思维方式而闻世。 第一节 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思维 一、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性 一) 合天人 二) 重整体 三) 有机性 战争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要素,而每一个要素又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例如: 天时包括寒暑、昼夜、阴晴、风向等, 地利包括地形、位置、距离等, 人和包括政治、经济、将帅、士兵等。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 道、将、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 中医理论把人看成是一个小宇宙,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体。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思维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中国人特别讲“和”和“中”。 西方强调对立、斗争在和谐中的作用 “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 “荷马祈求斗争从地上消失,这是错误的,因为如果他的祈求得到承诺的话,那末一切事物都将消失了。” 赫拉克利特 二、西方的分析思维 与中国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以分析思维为特征。 经过黑暗中世纪的洗礼,西方人开始了理性的觉醒。近代科学不崇拜《圣经》、也不崇拜权威,而是提出了“要读自然界这本大书”,把认识的目光指向了具体事物。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