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23P).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3 -
1 -
I标三工区
混凝土搅拌站冬季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新建路客运专线JHS-I标施工图;
2)新铁路站前其他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施工招标图纸、答疑、补遗、施工图中,所明确的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程、技术质量标准;
3)《吉路客专工程混凝土拌合站验收办法》吉图珲安质函〔2011〕1号;
4)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5)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现有的经济、技术综合实力情况。
1.2所采用的规范、标准、指南
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概况
2.1工程概况
2.2搅拌站概况
本次对我工区3#混凝土搅拌站进行冬季施工,3#混凝土搅拌站位于联江村四社草木沟隧道出口DK27+500线路右侧253米,拌合站分为混凝土拌和区、料仓区、办公区、住宿区等区域,各区域紧密连接,场内道路相通,方便运输,减少二次倒运及运输距离,方便施工;发电房、配电室等危险区远离其它区域,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办公、生产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拌合站与外界围墙相隔,安全独立;
根据设计混凝土工程量3#混凝土拌合站配置2台HSZ120型强制式搅拌机,粉灌配置为6*100t水泥+2*100t粉煤灰+2*100t矿粉,配料站为2套4仓钢结构式,粗细骨料仓为长40m,宽12.5m共6个占地3000㎡,一座250m3的蓄水池,冬季施工养护5T热水锅炉房一处,响应环保要求设置1个三级沉淀池。另外考虑到冬季施工备料的问题在搅拌站外重新设存料区,保证冬季施工砂石料供应。
三号搅拌站具体布置如下表:
混凝土搅拌站设置点和供应范围表
序号
搅拌站名称
位置
生产能力(m3/h)
供应范围
供应量
(万方)
占地面积(亩)
1
三号搅拌站
DK26+100
2×120
DK24+351.5~DK28+200
9
22
三号搅拌站供应DK24+351.5~DK32+667.5段混凝土,其中包括草木沟隧道出口混凝土,考虑冬季(11月至3月份施工),料仓需采取保温、加热措施。
3.气侯特点
本区属北亚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按照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该区为严寒地区。
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酷寒,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凉爽,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4.0~6.8℃,1月平均气温-10.3~-23.4℃,7月平均气温20.5~23.9℃;极端最高气温36.3~37.7℃,极端最低气温-29.2~-42.5℃,年平均降水量528~670mm,主要集中于6~8月;年平均蒸发量948.9~1445.6mm ;平均相对湿度64~76%,全年平均风速约2.2~3.1 m/s,最大风速18~20 m/s。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67cm~192cm。为了保证搅拌站正常生产,冬季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表3.1 吉林市历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月份
2009-2010
2008-2009
2007-2008
2006-2007
2005-2006
10月
5.06
2.50
4.69
4.75
4.94
11月
-4.97
-2.55
-2.88
-2.37
-0.67
12月
-14.44
-10.31
-8.45
-9.79
-15.68
1月
-16.35
-13.85
-15.98
-10.13
-14.90
2月
-12.89
-9.36
-10.40
-4.73
-11.21
3月
-6.05
-2.61
-2.79
-1.73
4月
1.80
10.20
2.44
4.46
4.冬季施工准备
4.1冬季施工的界定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14时及21时室外气温的平均值)连续3d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按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办理。
4.2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收集历年气象资料,并随时掌握当地目前的气象变化情况。
2)在入冬前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的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方案批准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向班组进行交底。
3)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冬季施工方案,提出防寒、防冻措施,认真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和培训工作,并做好记录。安质人员认真监督检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严格认真对照“五防”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措施,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备足了冬季工程用料及防寒材料,做到组织落实、措施落实、
显示全部